习作评语

作品数:150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汤秋霞余武英林明妹刘景明周鸿斌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宝应县叶挺桥小学江汉大学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习作评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12期55-56,共2页李少华 
当前,小学习作评语存在内容模糊化、视角成人化、标准模式化等问题,教师应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从核心素养、学段目标、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优化习作评语。基于此,提出从共时(学生成长)、历时(教材进度)角度...
关键词:习作评语 具体化 儿童视角 发展性评价 
习作评语库的建构与反思
《现代教育》2024年第22期41-45,共5页杨文嘉 
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习作教学总体成效不高,究其根源,教师在习作批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无疑是核心症结所在。“述评”是改进习作批改实践的一个方向,但过程颇为耗时,因此建构评语库是保证述评易操作的一种方案。习作评语库的...
关键词:学业述评 评语库 小学习作教学 
言之有物,评之以情——习作评语撰写浅思
《教育视界》2023年第20期75-76,共2页梁红玉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书面评价。恰当的评语,能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评语要做到“言之有物”,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要做到“评之以情”,能够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的亮点,给学生以激励,能够采用相对活泼的形式,使...
关键词:习作评语 写作兴趣 言之有物 评之以情 
目中有“人” 心里有“法” 笔下有“语”——试论习作评语的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徐美勤 
评语是习作教学的重要元素。教师在批注学生习作时应目中有“人”、心中有“法”、笔下有“语”,让学生在个性化的评语中启迪心灵、激发动力,在有重点的评语中获得方法、培养能力,在有文采的评语中耳濡目染、焕发活力。
关键词:习作教学 习作评语 改进策略 
初中生习作评语有效性研究
《亚太教育》2022年第8期169-171,共3页曾福民 
有效的习作评价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也是建立师生交流沟通的良好方式。但实际的习作评语内容多是空话套话与对学生写作内容的片面理解,没有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也未...
关键词:初中生 习作评价 有效性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评语的有效性研究
《山海经》2021年第25期0122-0122,0128,共2页黎榕芳 刘冬雪 廖静 邓春萍 
提高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评语的有效性,是习作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评语内容、评语形式、评语关注度、评语主体等方面编制问卷。对Y城区三所小学510名小学生、45名教师问卷及195份习作评语文本分析发现,习作评语存在模...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习作评语 自评互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高年级习作评语的实践
《基础教育论坛》2021年第5期103-104,共2页沈巧云 
积极心理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辩证统一,强调每个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巧用习作评语是积极心理学的习作教学的实践,能促进小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及自我成长力量。这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小学高年级 习作评语 
习作评语的角色担当和撰写原则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年第6期82-85,共4页李万青 
习作评语扮演着“评文”“评人”的“评论员”角色。评文,重在指点学生“如何写”,指出习作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和优化的方向。评人,重在通过只言片语的指点、启发和鼓励,引导学生做人。习作评语的撰写,讲求鼓励性、针对性、趣味性和规...
关键词:习作评语 鼓励性 针对性 趣味性 规范性 
小学中高段习作评语有效性探究
《中国教师》2020年第S02期120-120,共1页汤雪梅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非资助研究课题《小学高年段习作评语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LHYBFZ19059)研究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能够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根据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生写作上的指路明灯,教师在习作评价中要关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性探究 习作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 写作兴趣 语文素养 习作评语 小学中高段 
谈如何让习作评语充满灵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0年第11期246-246,共1页石翠霞 
一直以来,作文批改都是许多语文教师的烦恼之事。因为传统的“精批细改”不仅耗费了老师们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还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什么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中心明确等这样空洞抽象的评语,学生看后习惯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评语方式 灵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