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甘薯

作品数:18被引量:19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胡文忠刘程惠姜爱丽夏志华陆兆新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与发酵工业》《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食品工业》《江苏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鲜切甘薯褐变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程丽林 高建菲 李宗芸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甘薯)资助项目(CARS-10-GW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71367)。
甘薯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易发生褐变,严重制约着甘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影响褐变的相关酶、酚类物质、膜脂过氧化等因素进行了梳理,综述了甘薯褐变机理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物理和化学等褐变抑制技术.研究甘薯褐变机理并...
关键词:甘薯 褐变机理 抑制技术 研究进展 
不同真空包装材料对鲜切甘薯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包装工程》2023年第9期62-70,共9页刘程惠 李雯 姜爱丽 谢辉 陈晨 
甘肃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1ZD4NA016‒02)。
目的研究不同真空包装材料对鲜切甘薯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保鲜效果最佳的真空包装材料。方法本实验以厚度为0.01 mm的聚乙烯(PE)保鲜膜塑料薄膜+托盘为对照(CK)组,以聚酯镀铝膜(VMPET+PE)、铝塑复合、聚酯和高聚合尼龙面料复合聚乙烯(PA+...
关键词:鲜切甘薯 真空包装材料 保鲜效果 
中草药保鲜剂对鲜切甘薯品质及褐变的影响被引量:4
《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9期160-166,共7页王逸夫 谢裕俊 马晓鹏 叶夏芳 吕尊富 陆国权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编号:CARS-10-B20);2019年校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编号:113-2013200126)。
以甘草、甘草+高良姜、甘草+高良姜+丹参3种中草药配方为保鲜剂,在常温下通过浸泡中草药保鲜剂组合研究中草药保鲜剂对鲜切甘薯的保鲜效果。以中草药配方、浸泡时长、取样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根据鲜切甘薯的品质变化及褐变影响...
关键词:中草药保鲜剂 鲜切甘薯 褐变 甘草 高良姜 品质 
热处理对鲜切甘薯保鲜效果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1
《食品工业》2020年第10期164-167,共4页梁振华 黎萍 李恒锐 何文 刘连军 杨海霞 
广西薯类创新团队崇左综合试验站nycytxgxcxtd-11-07;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东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维护和创新新中心建设》(合同编号:桂科ZY19183010)。
以甘薯"西瓜红"品种为原料,采用50℃热空气处理10 min,70℃热水处理2 min以及90℃湿热空气处理1 min,研究鲜切甘薯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水分含量、腐烂率、POD、SOD、CAT酶活性及H2O2和O2-·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热处理...
关键词:鲜切甘薯 热处理 品质 贮藏 
抗坏血酸钙和ε-聚赖氨酸对鲜切甘薯保鲜护色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7
《食品与机械》2018年第7期132-136,142,共6页刘硕 王礼群 张欣怡 邓丽莉 曾凯芳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主题专项项目(编号:Cstc2015shms-ztzx80010)
以二郎苕甘薯为试验材料,研究在4℃贮藏条件下,抗坏血酸钙和ε-聚赖氨酸2种绿色保鲜剂及其复合处理对鲜切甘薯褐变度、菌落总数、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
关键词:鲜切甘薯 抗坏血酸钙 Ε-聚赖氨酸 保鲜 护色 
几种天然抑制剂对鲜切甘薯酶促褐变的影响被引量:7
《食品工业》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赵嫚 李华 任飞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NZ0044);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10619033)
以褐变度为指标,研究甘薯加工过程中几种天然抑制剂对甘薯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5种天然抑制剂中,单一使用植酸对鲜切甘薯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最好,且当质量浓度≥0.4%时,可有效抑制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最佳抑制...
关键词:甘薯 酶促褐变 抑制剂 
鲜切甘薯不同部位褐变机理差异被引量:25
《食品科学》2018年第1期285-290,共6页王礼群 刘硕 杨春贤 张欣怡 姚世响 邓丽莉 曾凯芳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主题专项(Cstc2015shms-ztzx80010);西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SPXY201605)
以‘渝薯17’甘薯为实验材料,将鲜切甘薯分为皮部、周边以及中心3个部位。通过对冷藏过程中鲜切甘薯不同部位褐变情况、褐变底物酚类物质含量、褐变相关酶活力的比较研究,探讨鲜切‘渝薯17’不同部位的褐变机理及差异。结果表明,绿原酸...
关键词:鲜切甘薯 酶促褐变 绿原酸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间歇热处理对鲜切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年第9期226-231,共6页闫凯亚 张洪翠 蔡佳昂 王静雯 张敏 
重庆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5shmsztzx80010)
为研究间歇热处理对鲜切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对鲜切甘薯进行间歇热处理(48℃/100 s+20℃/120 s+48℃/100 s+20℃/120 s+48℃/100 s+20℃/120 s)和连续热处理(48℃/5 min),室温下晾干水分后用聚乙烯包装袋包装,10片为一袋,包装后放入...
关键词:鲜切甘薯 间歇热处理 贮藏品质 冷害 抗氧化酶活性 
涂膜结合冷藏对鲜切甘薯抗氧化性的影响被引量:3
《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15期343-345,共3页刘玥 李冉冉 徐梦婷 成纪予 陆国权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11-B-1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C200012);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10341004);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2012R412003)
为了保持鲜切甘薯的色泽及抗氧化性,延长其货架期,研究黄原胶、壳聚糖、海藻酸钠及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处理对鲜切甘薯贮藏期间色泽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对照组的褐变程度不断加重,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
关键词:鲜切甘薯 涂膜 色泽 抗氧化性 
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甘薯的生理生化变化被引量:8
《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第17期342-345,349,共5页刘程惠 胡文忠 王艳颖 齐海萍 金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8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038;31172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12010302)
研究了鲜切甘薯在18、10、4℃下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测定了呼吸强度、总酚含量、MDA、相对电导率、颜色饱和度及亮度,以及PPO、POD、PAL、CAT、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切割伤害导致鲜切甘薯呼吸强度增大,引发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MDA...
关键词:甘薯 鲜切 生理生化 酶活性 贮藏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