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

作品数:1911被引量:104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苏筠刘小文李琳王静爱张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理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设计——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被引量:1
《地理教育》2024年第S02期47-51,共5页孙维聪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关于高中地理学习内容的选择,课程标准要求联系学生所了解的、熟悉的地理事象和问题,并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经典性与新颖性[1]。乡土地理作为重要的地理教...
关键词:乡土地理 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课程 新课标 农业区位因素 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 
基于乡土地理的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地理教育》2024年第S02期84-86,共3页梁海玲 姚立霞 裴美凤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由过去的“双基”“三维目标”发展为“核心素养”,表明我国教育步入素养时代。新课标要求地理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生活、具备实践性与育人价值,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地理学科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育人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 乡土地理 新课标要求 地理学科 以学生为中心 育人价值 地理课程 教学设计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家国情怀培育路径探析——以“探究汶上县泉河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为例
《地理教育》2024年第11期54-58,共5页王培路 李兆孟 
乡土地理教学将乡土资源融入地理教学,通过设计真实情境训练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本文以“探究汶上县泉河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为例,从地理学科视角看家国情怀的特点,探索运用乡土地理资源培育...
关键词:乡土地理 实践活动 家国情怀 
五育融合导向下的高中乡土地理研学设计——以“金华山风景区”为例被引量:1
《地理教育》2024年第10期67-70,76,共5页周翔 陈轶飞 朱丽东 
地理研学是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本文对五育融合的时代内涵及其与地理研学的联系进行阐述与探究,通过“金华山风景区”的乡土地理研学点的研学设计,探究真实情境下五育融合与地理研学结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五育融合 乡土地理 高中地理 研学设计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测定纬度教学实践
《地理教育》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刘鑫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含有丰富多样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
关键词:地理实验 乡土地理 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课程 地理实践活动 图表绘制 意志品质 
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探索--以东莞市红花油茶森林科普活动为例
《地理教育》2024年第9期60-64,69,共6页黄芳芳 董乔生 蔡超明 蔡敏 熊琳娜 
东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森林型科普教育的StEMT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2023KXZX022)。
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学科丰富教学内容、增添教学活力、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学科融合作为新时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可借助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开展有效的融合教育。本文基于学科融合引领,利用...
关键词:学科融合 乡土地理实践活动 红花油茶森林 科普活动 东莞市 
SECI理论视域下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学应用探究——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
《地理教育》2024年第7期31-36,61,共7页唐丽 刘智慧 李璐阳 王鹃 
2019年贵州省教育规划课题“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的高中生生态素养培养研究”(2019B103);凯里学院专项课题“‘学思’课堂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策略研究”(LHYJS2312)。
本文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结合SECI理论,从知识转化和“场域”情境转变的角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S、E、C、I”四个环节,并以乡土地理资源支撑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融合于各教学环节之中,...
关键词:SECI理论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基于乡土地理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原则与路径——以“威宁草海”地理实践课程为例
《地理教育》2024年第S01期40-42,共3页朱绍云 徐锋 
2021年毕节市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威宁草海为例”(2021071)。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与科学精神共同构成全面发展人的文化基础。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学习内容具有课程育人的独特优势。在乡土地理课程“威宁草海”的开发利用中,就如何通过人文积淀、人文情...
关键词:乡土地理 核心素养 人文底蕴 实践课程 课程育人 实践探索 人文积淀 原则与路径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乡土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以奏响海丰研学三重奏为例被引量:2
《地理教育》2024年第S01期145-148,共4页谢嘉芬 张培碧 谭晶 
一、理论基础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和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并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方式[1-7],...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乡土地理 研学旅行 实践体验 探索创新 PBL 课程设计 内化吸收 
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GIS在高中乡土活动课程中的运用实践——以衡阳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为例
《地理教育》2024年第S01期188-192,201,共6页陈培红 王鹏 王玮 段美娟 尹涛 龙厚维 
地理核心素养是依据义务教育“三有”培养目标,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下发展而来,是学习地理之后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1]。乡土地理以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为主要学习内容。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 乡土地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主要学习内容 顶层设计 运用实践 义务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