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

作品数:935被引量:138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冠华张耕华林璧属步平李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药典委员会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历史认识论的史料解读——以2022年全国乙卷第42题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期54-56,共3页刘金文 刘延广 
历史认识论是对人们关于历史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哲学分析,主要解决历史认识主体(史家)如何认识历史客体以及历史认识的性质等问题。[1]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认识,即对史家用概念陈述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历...
关键词:教育本质 作者意图 历史认识论 实证意识 历史叙述 哲学分析 全国乙卷 历史客体 
史事记忆到历史认识:基于意义关联的教学重组
《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9期21-23,共3页张莹 
现行高考,选修部分一般是选材于课外内容,特别是全国卷中基本不涉及教材知识。这对选修教学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进行选修教学?笔者进行了一些教改尝试,形成了一些粗浅认识。选修教学抓方法、重拓展、勤思维,方可提高学生学科素...
关键词:选修教学 学科素养 重组教材 教材知识 意义关联 教改尝试 教学重组 记忆 
从思维意识到思维方式的转向——浅议“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6期6-8,共3页张兆金 
时空观念是构建正确历史认识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将“时空观念”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为此,我们可以将其细化为思维意识和思维方式。从思维意识到思维...
关键词:时空观念 思维方式 思维意识 培养 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认识 普通高中 
历史解释的形式及其教学运用被引量:2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期24-26,共3页卢晓华 
历史的基础是史实,但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知道”史实,更重要的是理解史实。为此,必须要对史实进行解释。“历史解释”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它是历史作为人文科学的标识。史学界关于“历史解释”的研究成果丰硕,对于历史教...
关键词:历史解释 历史教学 历史认识论 “知道” 人文科学 研究成果 史实 史学界 
“历史认识”的“逆向开发”教学策略——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10期29-31,共3页游冰 
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组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以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的综合人文课程特点,把‘时空观念’‘区域认知...
关键词:教学策略 历史认识 问题实践 教学关键 社会学科 人文课程 历史问题 历史人物 伊丽莎白一世 斯图亚特王朝 
史前史教学培养史证意识的探索──以《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6期14-16,共3页左秀银 
扬州大学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历史学科教学案例库》课题成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研究讲究史料实证,任何历史认识都必须以史料为依据,任何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实作支...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意识 农耕生活 史前史 历史结论 青墩遗址 历史认识 历史研究 历史教师 原始人类 
淡高考历史试题中关于历史认识问题的考查
《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3期48-49,共2页朱庭通 
史学理论的内容不断地向高考试题渗透是近年来历史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史学理论中,历史认识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们在高考备考中.更多是从解题技巧的角度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认识的规律,事实上,近三十多年来高...
关键词:历史认识问题 高考历史试题 史学理论 高考命题 高考试题 历史认识论 解题技巧 高考备考 
历史认识论在2013年广东高考历史学科中的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7期49-49,共1页温建钦 
通常来说.我们把研究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称为史学概论。史学概论往往由历史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部分组成。历史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庞卓恒、李学智、吴英著:《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
关键词:历史认识论 历史学科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考 广东 《史学概论》 历史学理论 历史本体论 
史料——历史认识的中介(节选)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4期1-1,共1页刘泽华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这是直接认识,主体间接作用于客体,这是间接认识。历史认识都是间接认识。因为在历史认识活动中,史家这一认识主体与客观历史这一认识客体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活生生的客观历史一去...
关键词:历史认识 认识客体 节选 中介 史料 间接作用 认识主体 认识活动 
试论历史认识的基本理路——以马克思的历史认识为中心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冯一下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亦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而不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与运用”。作为历史哲学,唯物史观由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两大部分组成。历史本体论回答历史是什么这...
关键词:历史认识论 马克思 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本体论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哲学 社会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