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解

作品数:64被引量:18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家成代建军刘庆昌谷涛熊川武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素养导向下结构化学习的教育理解、实践与创新
《教学与管理》2024年第35期34-37,共4页吴玉国 万兆荣 
2023年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教师结构化教学能力的生成机制与培育策略研究”(DHA230386)的研究成果。
素养导向下的结构化学习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为切入点,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知识向素养的转化,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教育目标的三重关系;构建了以素养评价为导向的实践模型,强调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突出了结构化学习在连贯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结构化学习 内容结构化 过程结构化 评价结构化 
教师入职的情感准备、心理适应与教育理解被引量:1
《中国教师》2023年第8期30-33,共4页马维林 
教育是一项彰显生命自觉、洋溢着主体精神的创造性活动,新手教师意味着全新的工作体验、工作好奇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意味着不断尝试、敢于挑战和新的可能性。为了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新手教师需要进行入职的情感准备、心理适应...
关键词:新手教师 情感准备 心理适应 专业理解 
基于交互主体性的教育理解——发生现象学的视角被引量: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16,205,共13页赵华 冯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VAA220010)。
从发生现象学的立场重新思考交互主体性,可以发现交互主体性作为认识得以发生的原初开端,揭示了人的一种类特性。在一定意义上,交互主体性奠定了教育发生的明见性基础,这为主体性教育回答“我们如何在一起”提供了新思路。反观现实中的...
关键词:他者 交互主体性 发生现象学 教育 “类意识”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度理解与实践探究被引量:1
《基础教育论坛》2023年第14期110-112,共3页袁平 
面向高中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开展,离不开教师对其深度理解与实践,必须要真正做到“接地气”,契合学生需要。本文阐述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实施中,所追求的深度应当是学生的深度体验与可感收获:深度体验是指从选择综合实践...
关键词:高中综合实践 教育体验 教育理解 教育实践 
经由概念学习,深化教育理解
《福建教育》2022年第50期1-1,共1页本刊编辑部 
学习离不开概念。理解各式各样的概念,是许多人学习的第一步。在教育教学领域,概念同样是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撬动专业发展的支点之一。真正的概念学习,不是为学概念而学。了解了概念的字面意义,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概念的所有内涵。脱离了...
关键词:教育教学领域 概念学习 专业知识 深化教育 应用情境 字面意义 
语文教材中农事诗所蕴含的劳动价值
《文学教育》2022年第31期154-156,共3页王波平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重点课题“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题材研究”(编号:2021A04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小学古诗专题研究”阶段成果。
中小学教材选用一些经典农事诗,诗作展现了古人的农耕生活及农业生产。学习农事诗,重在挖掘蕴含其间的劳动价值及意义,从而让学生知农事而培养劳动观念,晓农耕而养成劳动能力,懂农作而涵养勤劳品质。
关键词:农事诗 劳动价值 教育理解 
学习“活教育”思想的三个基本维度: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育理解
《上海教育》2022年第33期22-23,共2页周增为 
“活教育”思想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育理解,包含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在理解之上的教学指引以及作为教学规范的应用推广。学习“活教育”思想,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出发:第一,什么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第二,什么是教师应有的能力;第...
关键词:儿童立场 成长规律 基本维度 教学规范 教学指引 什么是教育 应用推广 教学的核心 
非整体性教育理解现象论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75-76,共2页刘庆昌 
一、非整体性教育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第一,轻视整合的教育理论论述习惯。我们的教育理论分析偏重于“这一事物的因素”的列举与说明,但对“将这些因素构成这一整个事物的交织的方式”则疏于阐明。这种现象即是我们所说的轻视整合的...
关键词:因素构成 接受者 理论论述 科学分析 教育论述 习惯 整合 物的因素 
非整体性教育理解现象论析被引量: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36-44,共9页刘庆昌 
教育本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却在我们的实践中呈现出各种分裂,这当然不是某种抽象的教育自身运动所致,而是教育在其承担者即教育者的意识中被机械切割的结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具体表现为:教育理论论述具有轻视整合的习惯;教育学科学...
关键词:教育理解 整体性 教育实践者 教育理论 
自我与他者:教育理解何以可能——基于胡塞尔到列维纳斯的现象学伦理转向分析被引量:4
《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4期37-44,共8页杜薇 
教育理解作为一种意义探究和共享的活动,既体现为智识,又蕴含着德性。教育理解的正确性以及深度和广度直接关涉着教育的有效性,甚至教育质量的高低。但在近代西方哲学“自我中心”和“理性至上”主旋律影响下产生的“主体性教育”,过分...
关键词:教育理解 自我 列维纳斯 他者 伦理转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