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昌

作品数:266被引量:144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者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直面教育非实证研究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5年第1期46-62,共17页刘庆昌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BAA230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类使用非实证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是不容忽视的,但客观上却存在着对教育非实证研究的质疑和贬抑。应当说这样的质疑和贬抑多少有些意气用事,并不能使教育非实证研究无端地消逝。实际上,“教育”具有非经验和非事实的侧面,这...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 非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 理论思维 
新教育理念为什么难以落地
《教育科学研究》2025年第2期1-1,共1页刘庆昌 
深入到学校就会发现,我们所期盼的理想的教育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到来。对学校来说,虽然可以选择或创造能体现新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但通常形式大于实质。而对于任课教师和负有综合教育责任的班主任来说,新的教育理念恐怕都难以在形式层面...
关键词:教学职责 任课教师 班主任 学生的发展 新教育理念 理想的教育 形式层面 有效呈现 
教育工学的实践立场和操作兴趣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5年第1期24-36,共13页刘庆昌 
教育工学是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旨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其实践的立场具体地表现为教育工学及其研究者的两种意识和两种思维。其中,两种意识是指结果为重和效率优先;而两种思维则指现实主义和文化生态学。结果为重的意识所...
关键词:教育工学 实践立场 操作兴趣 
教师的教育成功取决于什么?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5-126,共2页刘庆昌 
1986年7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获悉他在西南联大的老师吴大猷教授正在台北进行学术访问,心情非常激动,心想着正好趁去参加台湾地区的一个会议为吴教授祝寿。到了台北以后,自然有许多新闻媒体关注。他向记者们说:“吴老师是我一生研...
关键词:吴大猷 杨振宁先生 学术访问 美籍华裔 尊师重道 物理学 老师 吴教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本理性
《教育发展研究》2024年第24期3-3,共1页刘庆昌 
“拔尖创新人才”无论在日常认知还是专业认知上均属于结果性的概念,因而判断的标准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借助于解析,即可知“拔尖创新人才”必先是“人才”,这意味着他们必是有用而无害的;其次,他们须是擅长于创新的人才,这意味着他...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认知 技术性难题 创新的人才 优质人力资源 出类拔萃 日常认知 操作性 
欲发展教学,必先解放教师
《教育家》2024年第50期11-12,共2页刘庆昌 
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引领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呈现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趋势。至少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广大一线教师已经能够自觉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人格的发展,他们的教学也开始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如果仅在教...
关键词:教育教学思想 基础教育领域 一线教师 教学实践 解放教师 教学目标 标准化 发展的趋势 
工作意义上的教学图景
《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11期4-12,共9页刘庆昌 
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理论很难进入一线学科教师的视野,进而使教学理论研究者虽抱有为实践服务的意愿,却只能以学术的方式在学术领域表达与交流,这无疑极大地影响到教学理论效用的发挥。为改变教学理论的形象,并为改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
关键词:教学工作 工作者 教育立场 策略性思维 生态学观念 
教育评价很影响教育质量吗?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25-126,共2页刘庆昌 
在谈及教育质量的时候,人们会迅速地想到必须首先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当然,如果是谈论者就是教师,他们会更进一步地认为学生的受教育能力更应当列在首位。与此关联的经验现象是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感叹自己的生源质量比较差。做整体地考...
关键词:生源质量 能力和水平 指挥棒 评价者 彻底性 实践领域 出现频次 教师和学生 
人格塑造和思维开发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被引量:1
《教学与管理》2024年第25期1-6,共6页刘庆昌 
学校教育需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达此目的而进行的课程与教学革新总体上指向学生的理想人格和理性思维。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顺应客观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形成如下的共识:一是学校教育不能将思维等闲视之;二...
关键词:思维开发 人格塑造 学校教育 
面对哲学,我们应该怎么办?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21-125,共5页刘庆昌 
许多人都曾经抱着对哲学功能的期望,去选了某一种哲学的书籍,但常常是还没等读完书的一半就无奈地放弃,问其原由,多觉得不知著作者所云。他们最终与哲学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继续保持对哲学的模糊敬畏;二是借助某种揶揄哲学的格言...
关键词:哲学思维 哲学功能 物理学 个性化 思维方式 文化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