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集

作品数:448被引量:9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文俊李儒岳兰培真鲁照华张宁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锡万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教研(数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a^l=b^l+c^l(a、b、c∈R^+,t∈R且t≠0)型问题的一种解法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3年第6期11-12,共2页周晓 
借助下面的数学模型,可方便地解决一些有关问题. 定理若a^1=b^1+c^1(a、b、c∈R^+,t∈R且t≠0),则对任意的k∈R,有 a^k<b^k+c^k(k/t<1),(1) a^k=b^k+c^k(k/t=1),(2) a^k>b^k+c^k(k/t>1),(3) 证明:由条件可得 (a1/2)~2=(b1/2...
关键词:a^l=b^l+c^l 数学模型 正整数解 知一 文用 解集 空集 不定方程 实数集 费马 
集合知识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3年第2期3-5,共3页曹家瑛 
集合概念是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概括性。学好集合知识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及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高一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对集合的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解题中考虑不周的现象屡见不鲜,或者对...
关键词:知识教学 高一学生 抽象概括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方法 互异 解题方法 重复现象 空集 应要求 
日本1992年全国大学入学统考数学试题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2年第5期35-37,41,共4页李春盛 
关键词:坐标平面 一元三次方程 顶点坐标 区域边界 整数部分 六角形 中心坐标 顺序排列 补集 空集 
估值法解题例谈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2年第3期14-15,共2页朱恒元 
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要选取某些特定的数式进行初步估记,可以明确探求目标,根据题意缩小取值范围,直至问题完全解决。这种解题策略我们称之为估值法。它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解题方法,若灵活地加以运用,就能使许多问题化繁为简、化难...
关键词:解题方法 整数部分 解不等式 化繁为简 空集 正整数 解方程 竞赛题 解集 二万 
不等式(组)解集歌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2年第1期10-10,共1页刘有铨 
在初中代数里,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是一大难点。但是,如能理解记忆下面一组解集歌,就会使之化难为易,且乐在其中。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并项化为标。系数为零情形二;大(于)负全体小负渺。系数若是不为零,除以...
关键词: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集 去括号 理解记忆 小取 空集 绝对不等式 于为 
集合表示法教学浅谈
《中学教研(数学版)》1991年第1期2-4,共3页樊禹根 
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数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把集合、对应等思想适当渗透到教材中去。这样,有利于加深理解有关教材,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准备”。又说:“正确理解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如此重要也是高中数学...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数学基础知识 解集 试行草案 无限集 大括号 空集 列举法 十年 已知条件 
谈用正、逆向对比题进行复习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9年第8期24-26,42,共4页孙忠达 
对比题就是将某些容易混淆的或者有关联的问题同时提出,进行对照比较,辨认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的开始阶段采用对比题对于加深概念的理解,防止概念间及一些知识间的混淆,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
关键词:总复习 正向思维 函数概念 分析推理 函数式 思维能力 已知函数 逆向思维 复习课 空集 
含字母系数不等式解的讨论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8年第Z2期21-22,共2页钱慧桢 
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完不等式的解法之后,适当安排含字母系数不等式解的讨论,将是有益的。而学生对含字母问题的讨论普遍感到困难,究其原因,对什么情况下需要讨论,讨论的要求是什么,怎样讨论等问题...
关键词:字母系数 二次不等式 分析问题解决 周密性 逻辑划分 专门章节 标准形 空集 上兰 字母符号 
关于asinx+bcosx=c的若干应用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8年第Z2期39-40,共2页王安陶 
关键词:放缩 二元一次方程 asinx+bcosx=c 空集 二万 十心 户丁 中甲 
多题一解被引量:1
《中学教研(数学版)》1986年第10期25-25,共1页金铭海 
复习中往往遇到知识容量大与允许时间少的矛盾.多题一解既可解决上述矛盾,又是培养学生思维横向波动的有益方法. 初中数学中有不少能“多题一解”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仅举一例. 例(1)当m为何值时,方程 x^2-(2m-3)x+m^2=0 (A)有两不相...
关键词:知识容量 实数解 空集 二次不等式 分解因式 二次函数 三从 切一 完全平方 又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