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作品数:1097被引量:2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保顺穆昭李雪松吴永福成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河北辛集中学北京第十四中学长汀一中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还原法在古诗鉴赏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8期25-25,共1页刘锋 
著名文艺理论家,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先生曾经在谈到文学教育时指出,语文教学最大量的时间花在作品分析上,但分析有效性却令人悲观,主要是因为分析的方法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实际的分析只是在作品的表面上滑行,只...
关键词:古诗鉴赏 还原法 作品分析 文艺理论家 博士生导师 福建师大 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 
文言文探究性学习操作方式初探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8期26-27,共2页钟舜斌 
探究性试题在高考题中时而可见,如2005年高考题福建卷古诗鉴赏题第一小题: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可以预见,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人和高考的进一步发展,探究性试题将越来越...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操作方式 文言文 探究性试题 古诗鉴赏题 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实验 新课程实施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开放性试题探究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12期62-63,共2页于秀梅 
2010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共鉴赏评价19首诗歌。分析这些考题,古诗鉴赏试题至少呈现这样一个特点,即试题的综合性增强,开放性有所体现。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 2010年 诗歌鉴赏 高考 鉴赏评价 语文试卷 古诗鉴赏 考题 
古典诗词意境探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1期74-74,共1页闫光平 
古诗鉴赏试题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型,考查内容涉及到语言、修辞、情感等多方面。很多中学生一遇到此类试题便感到茫然。笔者认为,教会学生明意象、品意境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 诗词意境 古诗鉴赏 考查内容 中学生 试题 高考 
古诗鉴赏总复习整体备课例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12期50-51,共2页韩守满 
高效率的迎考复习是毕业班老师最严峻的教学课题之一。如何摆正自己的学科在众学科中的位置,如何制汀学科复习计划,如何设计各知识块的课时内容……这些预见性的教学工作无不体现着整体备课的教学思想。毫无疑问,高效率的迎考复习,...
关键词:古诗鉴赏 总复习 课例 教学课题 复习计划 教学思想 教学工作 教学思路 
找准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的对接点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11期22-23,共2页庞培刚 
古诗鉴赏和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学难啃的骨头,甚至可以说是“鸡肋”。然而,在高考的试卷中占分的比重相当大。2009年的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和以往相比,加大了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力度,阅读类分...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古诗鉴赏 文本阅读 对接 高中语文教学 文学类 考试说明 诗文阅读 
理解诗意的四个步骤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2期34-35,共2页刘阐 
古诗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而且分值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两年高考试题,北京卷这类题型是10分,宁夏、海南卷则达到11分)。而许多考生对这种题型总感觉很难把握,得分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有些考生说,我们也知道考什么,也知道该如何...
关键词:诗意 高考试题 古诗鉴赏 得分情况 感悟能力 题型 北京卷 阅读面 
背景知识在古诗鉴赏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4期68-68,共1页蔡乾卓 李建设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句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即作家写文章一定要与时代配合,一定要有感而发。这句话固然强调了文章创作的务实原则,但从另一角度却告诉我们,鉴赏文学作品时不妨从背景出发,从而能更深入地...
关键词:古诗鉴赏 背景知识 文学作品 务实原则 文章 白居易 地理 
古诗鉴赏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5期25-27,共3页夏光才 
笔者曾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做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现不揣谫陋,略作陈说,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古诗鉴赏 学生创新能力 鉴赏教学 积极主动 潜移默化 语言美 形象美 
2006年高考古诗鉴赏考点扫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11期42-43,共2页冯永忠 
关键词:古诗鉴赏 扫描 考点 高考 评价能力 文学作品 上海卷 北京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