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象

作品数:50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学林陈彩华田德蓓权循莲章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泗阳县实验小学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教师》《文学教育》《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寻古诗意象 畅享语文精彩
《成才之路》2024年第17期141-144,共4页贾俊英 
古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且意境深邃、优美,能够带给学生人文熏陶。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古诗教学资源,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性情。而意象分析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古代诗人常用意象来表情达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意象 人文素养 领会 分析 鉴赏 
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古诗意象问题被引量:1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年第2期96-107,共12页刘亚斌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东方表述的理论反思与汉学主义的重构”(项目编号:2018QN065)阶段性成果。
意象是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西方现代诗歌在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中都受到过中国古诗的影响,使得意象又成为比较诗学的热点话题。作为学者化的诗人和诗人化的学者,叶维廉是在中西方现代象征主义影响下...
关键词:叶维廉 比较诗学 中国古诗 意象 
基于古诗意象互文性的群文教学策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9-22,共4页许萍 
利用“互文性”理论,进行古诗意象群文阅读教学,围绕意象议题合理选取组合古诗词互文本,寻求群文之间的内在互文联系,确立专题教学主线,或者以同一意象组合的不同诗人诗作为议题对读,或者以同一诗人的同一意象为议题对读,或者以不同诗...
关键词:古诗意象 互文性 群文教学 
数字人文视角下古诗意象知识抽取及其文化图式构建研究被引量:6
《图书情报工作》2022年第24期104-117,共14页张卫 王昊 李晓敏 Song Mi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关联数据驱动下我国非遗文本的语义解析与人文计算研究”(项目编号:72074108);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面向心理健康的医学文本语义解析与知识图谱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CX21_0026)研究成果之一。
[目的/意义]古典诗歌意象善于运用物象(源域)隐喻人物或围情感(目标域),然而物象与情感知识目前广泛分布在多源异构的非结构化古诗文本内,尚未组织成具有知识解释体系的文化图式。[方法/过程]针对古诗意象提出一套基于知识本体的文化图...
关键词:古诗意象 知识抽取 知识本体 文化图式 深度学习 
融入文化,探寻古诗意象
《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2022年第8期40-42,共3页鞠新龙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古诗词中的意象,反映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呈现了整个古诗的灵魂,只有对古诗中的意象逬行感知,学生才能够正确领悟古诗中的真谛和精华。但是,纵观当前的古诗词教学我们能够看到,许多教师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深度解读 小学阶段 中华传统文化 主观情感 教学形式 融入文化 古诗词文化 
以《春江花月夜》古诗意象成联
《对联》2022年第7期39-41,共3页平怡然 
创作一副楹联作品,必然要在立意后考虑如何选取并呈现意象。楹联之美,美在意象。《春江花月夜》中的意象虽常见、自然,却又巧妙而有新意,对成联创作有着不小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以《春江花月夜》古诗意象进行成联创作,需要清楚地认...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意象 成联 
探寻古诗意象 畅享语文精彩
《新教育(海南)》2021年第29期34-35,共2页徐雅青 
意象,是一首古诗的核心所在,更是诗人情感外显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小学生尚不具备完善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意象启迪学生,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诗词。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意象 学生 
品古诗意象 让思维更有深度——四上《暮江吟》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第22期50-52,共3页施黎明 
【教学目标】1.运用字源、字理等方法识记生字“暮、瑟”,会写“暮、吟”。2.引导在多形式、有层次的诵读中想象画面美,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背诵古诗。3.引导品味古诗中“日、月”意象,发展思维,感悟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之情。
关键词:乐观向上 教学目标 想象画面 识记 古诗 积极进取 
紧扣“三字” 析出“三得”——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16期64-66,共3页张赛清 
聚焦并抓住关键字词鉴赏古诗,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句的精细理解,从而为其把握诗人情感及古诗主题铺路。以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聚焦诗中的“依”“尽”“上”三字,以使学生借助想象理解诗意,走进意境,体悟哲思。
关键词:《登鹳雀楼》 古诗意象 字词教学 
意象:赋予古诗教学“真生命”
《启迪与智慧(中)》2020年第7期8-9,共2页倪悦芯 
古诗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中也非常注重对古诗的学习。古诗往往寄托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一些古诗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意象,想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联想...
关键词:意象 古诗教学 古诗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