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谷电流比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王燕高金环熊晨荣陈培毅王民生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器件》《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更多>>
相关基金:超高速专用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MOCVD生长材料的高电流密度太赫兹共振隧穿二极管被引量:2
《电子技术应用》2019年第8期32-33,39,共3页车相辉 梁士雄 张立森 顾国栋 郝文嘉 杨大宝 陈宏泰 冯志红 
为获得高功率的太赫兹共振隧穿器件,优化设计了AlAs/InGaAs/AlAs共振遂穿二极管材料结构,在国内首次采用MOCVD设备在半绝缘InP单晶片上生长了RTD外延材料。利用接触光刻工艺和空气桥搭接技术,制作了InP基共振遂穿二极管器件。并在室温...
关键词:共振隧穿二极管 峰值电流密度 峰谷电流比 
InP材料体系RTD的研制
《电子器件》2007年第4期1168-1170,共3页高金环 杨瑞霞 武一宾 贾科进 商耀辉 张磊 杨克武 
报道了InP衬底AlAs/In0.53Ga0.47As/AlAs结构共振隧穿二极管(RTD)的研制过程.衬底片选用(001)半绝缘InP单晶片,结构材料使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制备,并用PL谱对外延片进行测试,器件采用台面结构.测得RTD器件室温下的峰谷电流比(PVCR)为...
关键词:共振隧穿二极管 分子束外延 台面结构 INP衬底 PL谱 峰谷电流比 
平面型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制作(英文)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7年第3期197-199,共3页胡留长 郭维廉 张世林 梁惠来 
采用离子注入方法制作了一种新型平面共振隧穿二极管(RTD),通过离子注入将器件之间进行隔离,避免了传统台面型RTD中采用的台面刻蚀所带来的一些缺点,并且表现出良好的I-V特性,峰谷电流比为3.4.通过该方法制作的RTD将更有利于RTD的平面集成.
关键词:共振隧穿二极管 离子注入 峰谷电流比 
共振隧穿二极管的设计、研制和特性分析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7年第5期737-740,共4页张磊 杨瑞霞 武一宾 商耀辉 高金环 
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半绝缘GaAs衬底上生长制备了不同结构的AlAs/GaAs/InGaAs两垒一阱RTD单管.经过材料生长设计和工艺的改进,测得室温下器件的最高PVCR为2·4,峰值电流密度达到36·8kA/cm2.进行直流参数测试,得到RTD的I-V特性曲线,对量...
关键词:共振隧穿二极管 I-V特性曲线 峰谷电流比 负微分电阻 
纳米电子器件-高峰值峰谷电流比InP基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实现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7年第z1期41-43,共3页张杨 曾一平 马龙 王保强 朱战平 王良臣 杨富华 
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研制出InP基IhAs/In0.53Ga0.47As/AlAs共振隧穿二极管,其中势垒为10个单分子AlAs,势阱由8个单分子层In0.53Ga0.47As阱和4个单分子层InAs子阱组成.室温下峰值电流密度接近3kA/cm2,峰和谷的电流密度比率达到19.
关键词:共振隧穿二极管 INP基 分子束外延 
平面型共振隧穿二极管和其组成MOBILE
《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1360-1363,共4页胡留长 郭维廉 张世林 梁惠来 姚素英 
超高速专用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51432010204JW1401)
为了解决传统台面型共振隧穿二极管制作过程中横向钻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离子注入法在N+GaAs衬底上制作平面型共振隧穿二极管,通过离子注入对器件之间进行隔离,取代了台面制作工艺中的通过湿法腐蚀隔离器件的目的.研究了它的I-V特性,...
关键词:平面型共振隧穿二极管 离子注入 峰谷电流比 
室温下Si/Si_(1-x)Ge_x共振隧穿二极管的数值模拟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6年第5期869-873,共5页李涛 余志平 王燕 黄雷 向采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批准号:041505002)~~
采用量子水动力学(QHD)模型模拟了35nmSi/Si1-xGex空穴型共振隧穿二极管(RTD)在室温下的I-V特性.模拟过程中,引入secondupwind,Schafetter-Gummel(SG)和二阶中心差分法相结合的离散方法对方程组进行离散,保证了结果的收敛性.还模拟了不...
关键词:Si/Si1-xGex共振隧穿二极管 量子水动力学模型 离散方法 轻重空穴 峰谷电流比 
基于SiGe/Si的空穴型共振隧穿二极管被引量:4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3年第B05期128-131,共4页熊晨荣 王民生 黄文韬 陈培毅 王燕 罗广礼 
用GS400高真空外延设备制备了空穴型双势垒单势阱共振隧道二极管,常温(293K)直流测试数据为PVCR(峰谷电流比)=1.13,Jp(峰值电流)=1.589kA/cm^2,对应的低温(77K)脉冲测试数据为PVCR=1.24,Jp=1.086kA/cm^2,两种情况下,较低的P...
关键词:共振隧道二极管 SIGE/SI 势垒 量子阱 峰谷电流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