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

作品数:1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德富孟庆会徐殿东李士奇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枝江市一中西充县育英中学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新课程(教育学术)》《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经营管理者》《语文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之二:【若所为】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13年第5期16-17,共2页徐珍 
“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
关键词:词的用法 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见梁襄王》 《鸿门宴》 文言 《捕蛇者说》 《促织》 
顺序一变,轻松自来——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备教策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2年第11期120-121,共2页李刚 
一、文本定位 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是《孟子》选文专版,其选文章依次为:《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这几个课面就内容简单复杂层次而言,应该是由复杂到简单。如果教者在教...
关键词:第五册 人教版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见梁襄王》 《庄暴见孟子》  《孟子》 《弈秋》 
创设和谐课堂,展现生活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学摘录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第2期120-121,共2页王启营 
在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孟子见粱襄王》时,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鼓励他们利用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去深入分析、理解、探究问题。虽然这是一篇必讲课,但我觉得以个性化阅读学习的方式进行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孟子见梁襄王》 和谐课堂 生活语文 教学 学生个性化 摘录 先秦诸子散文 阅读学习 
浅议“嗜杀”之“嗜”
《语文教学研究》2011年第9期61-62,共2页陈晓云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编著者对第五册《孟子见梁襄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以下简称“嗜句”)中的“嗜”的注释,近几年大有变化。请看:[嗜]爱好、喜欢。(2001年版)[嗜]贪、嗜好。(2005年、2007年版)对同一个...
关键词:《孟子见梁襄王》 全日制普通高中 语文教科书 2001年版 《辞源》 2007年 语文工具书 杀人者 
莫因距离忽略了美——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反思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年第6期34-35,共2页褚香 
近几日整理个人材料的时候,偶然发现近两年开设的公开课大多是文言文,如《琵琶行》、《项脊轩志》、《孟子见梁襄王》等等,忽而想起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有些学生甚至戏称文言文为“...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 教学现状 《孟子见梁襄王》 反思 忽略 距离 《项脊轩志》 《琵琶行》 
简析《孟子见梁襄王》的人物形象塑造
《经营管理者》2008年第15期243-243,共1页李士奇 
《孟子见梁襄王》这篇一百五十多字的短文,以孟子自述的形式,不仅表现了孟子的政治见解和说理艺术,更深刻的展示了孟子与梁襄王这两个形神兼备的人物。
关键词:人物 塑造 形神兼备 
《孟子见梁襄王》导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7年第10期34-35,共2页徐殿东 
治小学:铺实语言基础。扫清阅读障碍《孟子见梁襄王》一文,涉及的语言知识及其他基础知识如下:
关键词:《孟子见梁襄王》 导学 语言基础 阅读障碍 基础知识 语言知识 小学 
教材补白译注二则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2期54-55,共2页周德富 孟庆会 
关键词:补白 译注 教材 《孟子见梁襄王》 《齐桓晋文之事》 《读四书大全说》 《语文》 哲学观点 
浅谈《孟子见梁襄王》的语言艺术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年第12期25-26,共2页李冬平 
关键词:《孟子见梁襄王》 语言艺术 统治阶级 耐人寻味 社会现象 社会地位 强权政治 老百姓 
听魏书生老师讲课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6年第7期31-31,共1页陈娟 
关键词:魏书生 学术报告 示范课 中学 语文 《孟子见梁襄王》 课后练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