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作品数:1135被引量:2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宋桂奇杨德春李仁甫杨太辛钟继刚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盐城中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教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思辨性阅读的学习中学会分析生活的真实问题--“学习之道”单元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44-49,共6页田圆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这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单...
关键词:《劝学》 《师说》 单元教学设计 个性化学习 终身学习 人文主题 单元导语 学习之道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劝学》为例
《中国教师》2020年第S02期150-150,152,共2页杨坤 
"三疑三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三个重要环节。通过提出疑问和探究,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课堂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考中体验知识,在探究中理解知识,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教师要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劝学》 高中语文 课堂主体 三疑三探 语言理解能力 理解知识 语言学习过程 
浅析《劝学》里的“君子”
《中国教师》2017年第S2期137-137,共1页高荣欢 
《劝学》作为鲁人版首篇文章,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历来受到老师和学生们重视。但是笔者在讲课时发现,很多老师认为《劝学》主旨为'劝勉学习知识',源于首段提及'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结合《荀子》全篇,笔者大胆提出一个想法:...
关键词:《劝学》 
聋校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中国教师》2014年第20期65-66,共2页王伟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为了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高效课堂,就更需要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起来。可是文言文往往被学生认为是难懂的"天书",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所以学习过程中总...
关键词:聋校 文言文教学 文章大意 课堂参与 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 现实生活 学习能力 《劝学》 师生交流 
关于学习——以《劝学》为视角
《中国教师》2014年第S1期169-170,共2页刘燕峰 
本文以《劝学》为视角,探究荀子"学"的思想,荀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名作《劝学篇》中,涉及到学习的目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等具体方法。本文从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和学习的归宿四个方面来感悟《劝...
关键词:学习 劝学 途径 归宿 
立足文本,注重迁移——浅析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被引量:1
《中国教师》2013年第20期63-64,共2页耿娟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本能力。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达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由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更广的知识面,使...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知识迁移 小狗包弟 指导思想 《劝学》 陈情表 北京大学校长 写作素材 作文水平 
和谐教学三部曲——语文教学心得
《中国教师》2013年第S2期134-135,共2页要军红 
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和谐之美是个极其古老而又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让人神往。可是教学的和谐又体现在哪里呢?怎样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学生轮回从...
关键词:教学心得 和谐发展 教育工作者 课堂教学 美学命题 学然后知不足 灌输者 文化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 《劝学》 
梅香自寒,厚积薄发——语文教师提升文言教学素养的途径
《中国教师》2013年第16期52-53,共2页于雷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古文素养和文言文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从如下途径入手,将有助于提升我们语文教师队伍的文言文教学水平。一、常读古文经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教学素养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诗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不揣浅陋 选修教材 涵泳 文言文阅读 《劝学》 
论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唤醒功能被引量:1
《中国教师》2013年第8期24-25,共2页王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爱国主义情操 《劝学》 石钟山记 六国论 将进酒 发现美 道德品质 民族精神 送东阳马生序 
在《劝学》的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教师》2010年第S1期449-449,共1页马彩云 
在《荀子·劝学》一文的教和学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基础的知识达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外,最重要的是达到学习本文的德育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并且在本文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学生自主学习 适应学生 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 劝学 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 学生主体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