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平分线

作品数:830被引量:21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金玲程树英李锦青王健喻俊鹏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小学数学(初中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黄金三角形到纸折黄金分割点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4年第11期36-38,共3页王可 
1.问题呈现.题目:探究主题:正方形折纸,探究背景:在一次关于“正方形折纸”课题学习中,小明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一个正三角形,如图1,把正方形纸的一边(AB)作为要折的正三角形的一条边,那么只要通过适当的折叠,可以将边AD、BC折成正三角...
关键词:垂直平分线 黄金分割点 课题学习 正三角形 轴对称性 等边三角形 折纸 正方形 
“三线共点”证法的迁移探究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4年第1期92-93,共2页郑隽 
苏科版教材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两种证法能否互相迁移?能否推广至“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和“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现将其探索过程呈现如下.
关键词:垂直平分线 角平分线 三边 探索过程 证法 三角形 三线共点 三条 
浅析“解析法”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2年第1期61-62,共2页张占涛 
原题再现1.(2021江苏无锡中考选择题第9题)在RtΔABC中,∠A=90°,AB=6,AC=8,点P是ΔABC所在平面内一点,则PA2+PB2+PC2取得最小值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点P是Δ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点P是ΔABC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C.点P是ΔABC...
关键词:垂直平分线 江苏无锡 等量关系 三边 中考 三条 PB2 选择题 
“尺规作图”研究课片断评析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9年第7期117-119,共3页薛旗 相会静 
近几年北京中考题都会有一道'尺规作图'的填空题,很多学生对这类题感到很无助,填什么,怎么填,怎么才能把依据填准确.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设计了这节研究课,获得了一些经验,希望与大家共享.片断1:如何填写尺规作图依据师:同学们先来尝试做...
关键词:尺规作图 垂直平分线 直线平行 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 内错角 数学活动经验 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也谈一道中考题的分类标准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9年第6期17-18,共2页朱美香 王效东 
阅读了2018年1-2期丁海科《再谈一道中考题的分类标准》.文中所述原题:王叔叔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腰长为40米,一条笔直的水渠从菜地穿过,这条水渠恰好垂直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水渠穿过菜地部分的长为15米(水渠的宽不计),请你计...
关键词:等腰三角形 垂直平分线 分类标准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9年第5期20-23,共4页俞卫胜 黄瑞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表面上看是独立的内容,其实和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有关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关于等腰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许多命题之间存在互逆关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互逆关系,既能加深学生对逆命题...
关键词:逆定理 原命题 逆命题 垂直平分线 教学设计 
圆在折叠问题中的妙用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9年第3期36-37,共2页陈红雁 
初中数学中的圆,从静止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单纯的几何图形,从运动的角度来看,往往会跟旋转联系在一起.而折叠问题自然属于轴对称变换的范畴,这两者怎么就联手了呢?圆如何来帮助我们解决与折叠相关的问题呢?请看下述例子.一、探究不确定...
关键词:垂线段 垂直平分线 平面内 最小距离 
构建理性与人格素养并重的数学课堂被引量:1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9年第3期53-55,共3页王忠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其中育人应放在一个更重要的地位,通过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及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这是创新型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通过教师的引领,...
关键词:垂直平分线 性质定理 几何问题 数学课堂 判定定理 尺规作图 数学史 数学家 人格素养 
逆命题究竟该怎么逆——再议“命题与逆命题”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5年第5期47-48,共2页吴宏军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5年第1-2期李肖安的《由教材"命题与逆命题"一例引发的思考》一文(以下简称由文)认为"浙教版2013年7月第2版66页例1:说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命题是真...
关键词:逆命题 线段垂直平分线 《中小学数学》 浙教版 初中版 真命题 教材 例举 
从有疑到无疑——对《由教材“命题与逆命题”一例引发的思考》一文的探讨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5年第5期49-50,共2页刘之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2013年7月第2版)第66页例1是:说出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文[1]中作者认为这道题可能产生歧义,有问题,并作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逆命题 线段垂直平分线 教材 八年级 浙教版 真命题 数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