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论

作品数:991被引量:4327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忠廉张柏然赵巍蓝红军王宏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翻译(中英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会通中西译论的一次尝试——探析吴宓的翻译思想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姜筠 
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吴宓因主导《学衡》的西方经典翻译活动,且有意识地进行翻译理论思考,而有其独特地位。他立足个人翻译实践,在对“五四”时期翻译现状进行反思后,审慎吸收中西翻译传统资源,如佛经汉译传统、严复的“信达雅”、约...
关键词:吴宓 翻译思想 传统译论 会通中西 
译(论)家深究之远景——基于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的初步思考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4期3-4,共2页黄忠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ZD312)。
方梦之是典型的阵地型研究者,身兼译家与译论家,是我国第四次翻译高潮中涌现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郭建中,2014),“我国翻译界著名学者、资深翻译家,也是我国应用翻译学科的领军人物”(陈宏薇,2014:3),国内以方氏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近40...
关键词:翻译高潮 译学思想 翻译学科 方梦之 翻译界 郭建中 翻译理论家 译论 
中国译论中如果“中国”在场,儒家已在
《上海翻译》2024年第2期7-13,共7页蔡新乐 胡其维 
有了周公确立、孔子继之的“中国”,才有中华文化,并得以发展;中国译论,只能自孔子开篇。但是,有关译史一般都是从佛经翻译的译论写起,多论译技,不及中国思想渊源;近年来,又因崇尚后现代,而直接对“中国”加以解构。本文在对上述问题加...
关键词:中国 孔子 翻译 
传统译论关键概念范畴的“美学回归”被引量:3
《上海翻译》2024年第1期1-7,F0003,共8页刘军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复合间性视域下的中国近代间接翻译研究”(编号:19BYY118)。
传统译论的创造性转化是新时期翻译理论创新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传统译论的关键概念范畴深受中国美学原则的影响,有必要深入探究其生成性及其形成关联性的美学内在法则。本文尝试提出“美学回归”的概念来再造传统译论,即强化美学视域...
关键词:美学回归 译论 概念范畴 转化 
第七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论坛暨“中国译论”专题研讨会在延边大学成功举办
《上海翻译》2023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2023年6月23—25日,由中国译学协同研究中心主办、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七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论坛暨“中国译论”专题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译论”为主题,聚焦“古今中国译论与国外译论中国化”“中...
关键词:中国译论 翻译学 延边大学 翻译传播 译者行为 译史 外译 西译 
翻译家蔡元培:译作、译论与贡献被引量:1
《上海翻译》2022年第4期84-89,F0003,共7页刘洋 文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编号:17AYY001)。
“教育家”是蔡元培最为著名的称号,也是他广为人知的身份“标签”,但其足迹、成就和贡献绝不仅限于教育事业。作为贯穿其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方面,蔡元培在译学领域成就不凡。通过梳理和探寻其在译学领域的所作所为,本文发现蔡元培曾译...
关键词:蔡元培 翻译事业 翻译家 
西方译论汉译的译者素养问题——以傅译《翻译模因论》为例被引量:6
《上海翻译》2021年第6期32-38,F0003,共8页韩子满 钱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型汉外中央文献多语复合平行语料库群的创建及应用研究”(编号:20AZD130);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新时期我国军事外交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2019BYY023)的阶段性成果。
译者素养是学术译著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界普遍重视学术译者的素养,国内三套西方翻译理论汉译丛书的译者都具备优秀的翻译学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且多采取团队协作翻译和译校结合的翻译模式。《翻译模因论》的汉译就体现了这一点,译者...
关键词:西方译论汉译 译者素养 《翻译模因论》 学术翻译规范 
中国译论通史:索解及其内涵被引量:10
《上海翻译》2021年第4期1-2,共2页黄忠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ZD312)的成果之一。
“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二百年前,可云如此)。”“所以者何?盖人类本有恋旧之通性,而中国人尤甚,故设专司以记录旧闻,认为国家重要政务之一。”(梁启超,2017:9)而当下,国家高度重视话语...
关键词:话语体系建设 梁启超 现实需求 史学 
中国译论发展史研究:创新与期待
《上海翻译》2021年第4期5-6,共2页廖七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ZD312)的成果之一。
1.项目描述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拟对中国译论的发展进行历时性的追寻和描绘,探索中国译论的起源、演进与发展,从基建史、复建史与创建史等三个方面展开,试图贯通古今,立中融西,史论兼顾,初建中国译论文献库和中西译论多语术...
关键词:文献库 中国翻译理论 术语库 贯通古今 发展史研究 演进与发展 历时性 
回归中国传统译论的原点被引量:15
《上海翻译》2021年第3期7-12,94,共7页陈大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质量评价与接受效果研究”(编号:19BYY135)。
为了摆脱中国传统译论的困境,论文运用回归中国传统译论原点的研究思路,历时梳理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脉络与概念史,追溯其文史哲美传统。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传统译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信"和"美"两条主线,境界哲学是其哲学基础,境界是...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原点 境界哲学 两条主线 元范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