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高潮

作品数:116被引量:17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淼张景丰肖琦李金泽喻意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译(论)家深究之远景——基于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的初步思考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4期3-4,共2页黄忠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ZD312)。
方梦之是典型的阵地型研究者,身兼译家与译论家,是我国第四次翻译高潮中涌现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郭建中,2014),“我国翻译界著名学者、资深翻译家,也是我国应用翻译学科的领军人物”(陈宏薇,2014:3),国内以方氏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近40...
关键词:翻译高潮 译学思想 翻译学科 方梦之 翻译界 郭建中 翻译理论家 译论 
术语翻译助推学科体系建设被引量:1
《新华文摘》2023年第21期166-166,共1页魏向清 
在2023年8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术语翻译是人类跨语言知识实践的重要路径与方法。长时间且大规模的术语翻译实践所引发的知识迁移、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对译入语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存在深远影响。无论是汉唐佛经翻译、明末...
关键词: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语言接触 翻译高潮 术语翻译 社科翻译 学科体系建设 佛经翻译 社会科学报 
探究文化变异及文化转化中的翻译——以阿拉伯“百年翻译”与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比较为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52-155,共4页孙凤宇 
20世纪70年代,苏珊?巴斯奈特开始主张从历史文化视角解读翻译,此后,以苏珊?巴斯为首的文化学派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概念,翻译研究开始被置于历史文化视野进行研究。而阿拉伯百年翻译与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正是在各自的历史...
关键词:百年翻译 第四次翻译高潮 文化变异 文化转化 
简论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特点和启示
《美化生活》2022年第1期24-26,共3页邓钧 金铠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科技翻译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从翻译选材、翻译目的、翻译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第二次翻译高潮的主要特点及对当代译者的启示,以...
关键词:翻译高潮 明末清初 科技翻译 翻译特点 
浅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的特点及影响
《海外文摘》2021年第23期47-49,共3页吕鹏飞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它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翻译的开端,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的特点和影响,剖析了翻译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社会功能的实现,以期...
关键词:翻译 第三次翻译高潮 中国近代翻译史 文化 
论中国翻译史上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海外文摘》2021年第22期31-33,共3页王思齐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多方面因素,其社会属性明显,因此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密不可分。它不仅影响着译者对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对翻译研究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从政治意识形态这一...
关键词:政治意识形态 中国翻译史 翻译活动 翻译高潮 
译海觅珠 泽被译学——评《中国传统译论文献汇编》(六卷本)
《新阅读》2021年第7期77-79,共3页苏玉鑫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我国先后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翻译作品。不仅如此,众多翻译活动的亲历者还以多种形式将自己翻译时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教训,或针对翻译问题而产生的争论等记录下来,并不断总结、提炼,形成了数...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翻译作品 翻译高潮 中国译论 文献资料 翻译方法 译学 翻译活动 
我国两次科学翻译高潮催生出的双语科学术语辞典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59-63,共5页吴书芳 吴萌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词汇;由于科学书籍的译者无章可循,对新词汇的译法见仁见智,各行其是,造成“一词多译”的混乱,因而引发了“名词统一”的呼声;由于名词的统一单靠行政命令还不行,还得有一个宣传和推广...
关键词:科学翻译 科学术语辞典 编纂史 
试论亚洲国家文学翻译的三次高潮——学习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11-21,共11页熊辉 
中央高校基金学科团队项目“中国新诗文体形式、传播接受及史料整理研究”(SWU17091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诗的‘以译代作’现象研究”(项目编号:18BZW171)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习近平同志加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的倡导,必将迎来第三次亚洲文学翻译的高潮,目的是为了促进亚洲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谋求亚洲国家的共同发展。因此,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对翻译文学而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 亚洲国家文学 翻译高潮 文化交流 合作共赢 
翻译的非文本目的分析--以中国翻译史上四次翻译高潮为例
《英语教师》2020年第11期87-89,101,共4页林颖 
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翻译的非文本目的研究——以中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潮为例”(编号CX2019089)的部分研究成果。
介绍翻译的非文本目的,认为翻译活动受特定社会背景的影响,具有不同的非文本目的性。以中国翻译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为例,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几个非文本目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分析四次翻译高潮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之间的相关性,提...
关键词:翻译的非文本目的 翻译策略 翻译高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