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彦文

作品数:25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物理振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备课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军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思维科学通讯》《自然杂志》《物理学报》《大学物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第21期3-4,共2页段孟常 吴建华 李建平 宋松和 陆彦文 沈志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钱学森之问”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者的关注。文章详细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理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模式 实践 
“课前三省”的备课方式(转载)
《思维科学通讯》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陆彦文 
一省:教学内容是否突出了知识性、实践性、思想性 知识性,是指教学内容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知识点上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将其他知识点上的内容和谐地融入教学中,形成一棵有主干、有枝叶,且主干枝叶,逻辑清晰的知识树。...
关键词:备课方式 教学内容 转载 课前 知识点 教学大纲 知识性 思想性 
德国教学科研体制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被引量:2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第B10期35-37,共3页李永强 陆彦文 袁建民 
本文对德国教学科研体系进行了探讨,细致分析了德国的教学管理体制及其基本特点,以及科研体制的基本构成和优缺点。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德国 高等教育 教学科研制度 
纳米多晶铜中冲击波阵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物理学报》2013年第3期250-256,共7页马文 陆彦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202238;11102194);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批准号:9140C6702011104)资助~~
冲击波阵面反映材料在冲击压缩下的弹塑性变形行为以及屈服强度、应变率条件等宏观量,还与冲击压缩后的强度变化联系.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冲击压缩下纳米多晶铜中的动态塑性变形过程,考察了冲击波阵面和弹塑性机理对晶界...
关键词:冲击波阵面 纳米多晶铜 塑性变形 分子动力学 
有重弹性体形变与质量分布规律的简明推导
《大学物理》2012年第5期39-40,53,共3页张晚云 曾交龙 陆彦文 
军队院校物理教育研究课题(JWJ2011030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十一五"教育教学研究课题(U2011005)资助
依据胡克定律与串联弹性体的劲度系数计算公式,直观简便地导出了弹性体在重力场中的形变规律、质量分布规律及其质心位置.
关键词:弹性体 劲度系数:胡克定律 质量分布 质心 重力场 
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目标,实践和探索“课前三省”的备课方式被引量:2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第3期53-54,共2页陆彦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基于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一种"课前三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内在心灵三方面在课前对备课进行把握的方式。
关键词:备课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 内在心灵 
依托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被引量:28
《大学物理》2011年第6期35-37,共3页张晚云 曾交龙 陆彦文 何焰兰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是一项本科生团体学术赛事,具有贴近实际、开放度大、研究性强、考察面全的特色,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演示实验的作用被引量:8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第B11期49-51,共3页张晚云 陆彦文 曾交龙 
物理随堂演示实验是连接大学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桥梁,是物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还可培养学生深刻的洞察力和开放的思维能力,使...
关键词:大学物理 演示实验 教学手段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几点看法被引量:2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第B11期70-71,80,共3页陆彦文 张晚云 
从建立科学、全面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凝练出一支优秀的人才培养队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培养 
浅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被引量:4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第B11期72-74,共3页段孟常 吴建华 李建平 宋松和 陆彦文 沈志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钱学森之问"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者的关注。本文详细研究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理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钱学森之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