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瑢

作品数:18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泰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语文课堂必修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教育》《好家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组教材篇目,创新单元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陆瑢 
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尝试对统编高中语文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的所有课文篇目进行整合和重组,建构起多个新的教学单元,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集中力量、务实高效地实施新单元教...
关键词:整合 重组 创新 单元教学 教文立人 
育核心素养于细读深品之中——以《祝福》的学习任务设计为例
《江苏教育》2023年第37期43-46,共4页陆瑢 
高中语文教师在重视多读、泛读的同时,不能忽视精读、细读、深读单篇文本的重要意义,应该认识到处理好单篇文本阅读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品质等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究竟该如何紧扣...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单篇文本 课堂温度 思维深度 语言精度 文化厚度 
生活化理念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归真重构
《语文建设》2021年第19期66-69,共4页陆瑢 董旭午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专项重点资助课题“生活化理念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归真性重构与拓展实践研究”(立项编号:R-a/2020/05)研究成果。
当下,高中语文教学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教学、导学、扶学和放手自学一片混沌。本文建议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中的课文篇目进行合理化分类与重组,建构一种返本归真、守正创新、务求实效的高中语文课程;同时多维"...
关键词:生活化 高中语文 课程 归真重构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校本化拓展
《语文建设》2020年第21期67-69,共3页陆瑢 董旭午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专项,立项编号:R-a/2020/05)重点资助课题“生活化理念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归真性重构与拓展实践研究”主旨论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
关键词:祖国语言文字 高中语文 语言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校本化 必修课程 良好习惯 实践性课程 
融通生活,觅得教学现代诗歌的津梁--试谈如何依循生活化理念教学生会读和会学现代诗歌
《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37期55-57,共3页陆瑢 董旭午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专项,立项编号:R-a/2020/05)重点资助课题“生活化理念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归真性重构与拓展实践研究”专题论文。
学生多读一些现代诗歌,对他们学好语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都是很有益处的。依循生活化理念教学生从深入诵读中感受诗味、从语言节奏中感受诗性、从意象探究中感受诗情、从多重解读中感受诗意,应该是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 会读 会学 现代诗歌 
批判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养路径被引量:3
《江苏教育》2019年第67期29-31,共3页陆瑢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是一种严密的、全面的、自我反省的思维。它使思维明晰化并促进思维向前推进。当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更加开放而深入地对问题进行思辨,因...
关键词:课堂 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 培养 
“补白”教学让阅读显现别样精彩
《语文天地》2019年第22期61-62,共2页陆瑢 
文学作品内容及其存在的意义是为提供一个'结构(或导读)图',让读者自主参阅、自行实践、自我感知;而其中留下的疑问、空白、结局等现象,是让读者根据所思、所感、所悟进行个性化'填补'。在这些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缺失'中,或来自作者的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背景知识 省略号 
生涯领航 逐梦未来
《中国德育》2019年第10期53-55,共3页陆瑢 吴宁 沈岩 
江苏省泰州中学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貌明亮、知能达用'为育人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涯规划,让每一个学生受到应有的关注、获得应有的发展。2011年,学校开始进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在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学...
关键词:生涯规划指导 导师队伍 模拟招聘 社团活动课程 
读世悟文:学通悟透语言表达艺术的正强化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8年第7期23-25,共3页陆瑢 董旭午 
所谓读世悟文,就是在读文悟世的前提下,指导学生通过听闻、观察世态物象,从中悟出课文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所依据的客观情理来。教学生读世悟文是教他们学通悟透语言表达艺术至要的正强化。没有这一步强化,学生就很可能仅止步于读文悟...
关键词:读世悟文 学通悟透 语言表达艺术 正强化 
读文悟世:融通生活的根本出发点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8年第6期15-17,共3页陆瑢 董旭午 
语文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学懂悟透课文语言表达艺术所依据的生活情理,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回归语文的本源,即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之中所蕴含的语言表达艺术的道法,进而由课文到本源,再由本源到课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学通悟透,真正形成与生命...
关键词:读文悟世 融通 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