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辉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漳州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周期三对角矩阵三对角矩阵英文全离散齐性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教育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值方法》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7期117-119,280,共3页余承依 陈跃辉 
漳州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针对《数值方法》课程的特点,总结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注重《数值方法》课程中的思想与方法;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项目为主导,实施分组实验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尝试开放式教学模式等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数值方法 思想方法 分组实践教学 开放式教学 
计算周期三对角矩阵行列式和逆矩阵的新算法(英文)被引量:2
《数学研究》2011年第1期27-35,共9页陈跃辉 赵立群 余承依 
supported by the Foundation of Fujian Educational Committee(JB07147).
给出了一种计算周期三对角矩阵行列式和逆矩阵的新递推算法,它们的运算复杂度分别为O(n)和O(n^2),该算法是文献[5]和[6]中相关算法的拓广.
关键词:周期三对角矩阵 行列式 逆矩阵 
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的一种新算法被引量:3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第22期192-198,共7页余承依 陈跃辉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JB07147);漳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sK07008)
给出了一类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的新的递归算法.新方法充分利用周期三对角矩阵的结构特点,采用递归方法将高阶周期三对角矩阵求逆转化为低阶周期三对角矩阵的求逆.并同时得到简化的计算方法,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运算量和存储量,计算精度也...
关键词:周期三对角矩阵 逆矩阵 递归算法 
教师作为研究者参与研究的再思考被引量:2
《教育评论》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周仕荣 陈跃辉 
福建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2007F3110
教师作为研究者参与研究,是在教育研究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融,及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从教师作为研究者参与研究的研究理念、研究范围和研究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意在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框架和平台。同时,...
关键词:教师作为研究者 内隐理论 批判主义 
求三对角和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一种新算法被引量: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0年第1期126-128,共3页余承依 陈跃辉 赵立群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科技项目(JB07147);漳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SK07008)
利用周期三对角矩阵的结构特点,通过适当的矩阵分块,将周期三对角矩阵的求逆转化为三对角矩阵的求逆问题,同时借助矩阵的Crout分解方法给出了一种求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的简单算法,并将其应用到求解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中。数值试验表...
关键词:三对角矩阵 周期三对角矩阵 逆矩阵 
非负矩阵Perron根的上界
《数学研究》2008年第4期422-425,共4页陈跃辉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科技项目(JB07147);漳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SK07008)
文章针对特殊的非负矩阵。应用简单的相似变换,使矩阵保持非负性且最大行和减小,从而得到行和为正非负矩阵Perron根的新上界.
关键词:非负矩阵 PERRON根 上下界 估计 
调和方程周期边值问题的级数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4-6,共3页陈跃辉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科技项目(JB07147)
文章利用δ函数的性质和Fourier级数展开,结合Fourier变换给出了调和方程周期边值问题的级数解.
关键词:Δ函数 调和方程 周期边值问题 级数解 
非线性方程求根的新算法被引量:5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1-3,共3页陈跃辉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JB04302)
本文利用同伦摄动的思想,给出了非线性方程f(x)=0求根的一种新算法,它不仅可克服函数求导的困难,放宽对初值的要求,而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关键词:非线性方程 同伦摄动 迭代格式 
非齐性边界条件双曲型方程的全离散拟谱逼近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2005年第S1期34-42,共9页陈跃辉 卢琳璋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基金(JB04302)资助.
求非齐性边界条件的双曲型方程的近似解时,在空间方向采用谱补偿方法使边界条件成为方程的一部分,很有效果(见[3]),尤其[1]中将Chebyshev配置点的易确定性和 Legendre插值多项式的数值易分析性结合起来,提出了Chebyshev-Legendre补偿方法,
关键词:inhomogeneous boundary condition hyperbolic equation spectral penalty method fully discrete scheme error estimation. 
守恒方程的 Chebychev- Legendre拟谱粘性方法(英文)
《数学研究》2005年第1期10-18,共9页陈跃辉 
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JB0 4 30 2)
给出了非线性守恒方程初边值问题的 Chebychev- Legendre拟谱粘性法 (CLSV) .文中 ,用补偿方法处理边界条件 ,而对高频部分使用粘性法 ,以恢复精度 .最后证明了在适当条件下 。
关键词:Chebychev-Legendre方法 谱粘性 守恒方法 收敛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