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根

作品数:26被引量:11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更多>>
发文主题:名优绿茶做青做青过程茶叶名茶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茶叶加工》《茶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制品加工应用领域热点问题解析被引量:6
《中国茶叶加工》2015年第4期77-79,共3页孔俊豪 谭蓉 杨秀芳 施海根 
今年是“十二五”到“十三五”过渡之年,针对我国茶产业经济新格局、新情况,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现阶段我国茶制品加工、应用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当前茶制品领域的战略机遇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可谓抛砖引玉,以引起...
关键词:加工应用 茶制品 解析 产业经济 制品加工 加工行业 编辑部 梳理 
中国藏茶第一人——甘玉祥
《茶叶》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施海根 
藏茶随着时代的变迁,时光的轮回,甘氏几代人因茶而衰,因茶而兴。如今的甘玉祥他完善了藏茶的工艺,并形成了藏茶精湛的技艺而薪火相传,造就了藏茶卓越的品质,开拓了藏茶汉饮的广阔市场。在甘玉祥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藏茶发展的产业链已...
关键词:藏茶 技艺 品牌 兄弟友谊 汉饮 世饮 甘玉祥 
茶氨酸复合剂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中国茶叶加工》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李大伟 张士康 吴惠岭 朱跃进 施海根 宋燕华 张海华 
浙江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项目;茶资源高效利用与跨界产品开发新技术集成研究示范
研究茶氨酸复合剂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小剂量50%乙醇每日1次灌胃1个月建立大鼠慢性酒精肝损伤(AIL)模型;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等体积50%乙醇每日1次灌胃1个月;对照组以市售海王星辰(HWXC)1.5g/...
关键词:茶氨酸复合剂 酒精性肝损伤大鼠 保护作用 
抗酒精化学损伤的茶氨酸复合配方筛选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6
《中国茶叶加工》2011年第3期37-41,共5页李大伟 张士康 朱跃进 施海根 
通过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筛选以茶氨酸为主要成分的强抗氧化性配方,研制以茶氨酸、γ-氨基丁酸等茶叶特征成分为主要配方的复合氨基酸颗粒剂(以下简称功能修饰因子)。采用不同溶解载体溶解不同浓度的功能修饰因子,通过对.OH、DPPH.、H2O...
关键词:茶氨酸 茶特征成分 功能修饰因子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茶叶特征成分对小鼠酒精化学损伤修复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初报被引量:5
《中国茶叶加工》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李大伟 张士康 吴惠岭 宋燕华 朱跃进 施海根 
部级科技成果:供销鉴字[2010]第08号
探讨以茶氨酸、γ-氨基丁酸(GABA)等茶叶特征成分为主要配方的复合氨基酸颗粒剂(以下简称功能修饰因子)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醉酒时间、醉酒率、血液生物化学指标以及肝组织、胃组织代谢酶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功能修饰因子的功效性研究奠...
关键词:茶叶特征成分 功能修饰因子 酒精化学损伤 
抹茶泡腾片的研制被引量:15
《中国茶叶加工》2009年第3期16-19,共4页宿迷菊 毛志方 施海根 李大伟 
试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茶类饮料抹茶泡腾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优选了配方,并选择了合适的干燥技术和制作工艺。
关键词:抹茶 泡腾片 配方 研制 
茶叶中γ-氨基丁酸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中国茶叶加工》2008年第2期14-16,共3页刘宗岸 毛志方 李强 施海根 
本文综述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富集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富γ-氨基丁酸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Γ-氨基丁酸 茶叶 富集 研究 
食用泡腾片的制备及研究概况被引量:30
《中国茶叶加工》2008年第2期20-23,共4页宿迷菊 毛志方 施海根 李大伟 刘宗岸 
食用泡腾片主要是固体饮料,如茶泡腾片、果蔬泡腾片、维生素泡腾片等。本文概述了我国食用泡腾片的制备和研究状况,并对泡腾片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泡腾片 制备 固体饮料 
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初报被引量:8
《中国茶叶加工》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毛志方 涂云飞 施海根 李强 黄皓 宿迷菊 刘宗岸 李大伟 
科技部农转基金项目<花香型蒸碎茶中试>
试验研究了鸠坑种茶鲜叶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共检出134种化合物,经摇青后未检出的有4种,新检出的有45种。香气总量随做青进程而逐渐增加,第二次摇青至第三次摇青大幅度增加;摇青结束主要香气成分橙花叔醇手摇和机摇分别增加了689...
关键词:茶鲜叶 做青 气质联用 橙花叔醇 花香型茶 
做青过程中重要品质关联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8
《茶叶》2007年第4期207-210,共4页黄皓 毛志方 涂云飞 施海根 李大伟 
以鸠坑种的夏茶对夹二、三叶新梢为原料,研究了两种做青方法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做青方法PPO的活性在摇青阶段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且在第三次摇青后活性达到最高;而POD以鲜叶中的活性...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