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宏

作品数:71被引量:24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舍勒教师教师教育教育为师之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北京教育(普教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
《课程.教材.教法》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朱晓宏 崔晓鑫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BEA2001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宗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关注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真实感受。从高中教师、大学教师、...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理想信念教育 哲学理论思维 哲学反思意识 
技术现象学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技术作用、现实隐忧与应对路径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洪玲 朱晓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课题编号:BEA200110)的研究成果。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具备智慧教学素养、融合创新的高质量教师已成为教师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厘清ChatGPT赋能教师的技术作用和关系,能更好地预测和防范人...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 ChatGPT 技术现象学 
探究家校教育之爱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教育探索》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马燕迪 朱晓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VAA220001)。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动,爱作为情感的基础,教育之爱让教育本身充满生命灵动的气息。家庭、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进行情感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源泉。当下社会中存在教育之爱的...
关键词:教育之爱 家校 现实困境 提升路径 
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测评模型建构研究
《基础教育》2024年第6期5-17,共13页唐明超 朱晓宏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项目编号:BEA200110)。
教师循证教学素养发展水平关乎循证教学实践成效,建构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测评框架是培养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改进循证教学实践的基础。厘清教师循证教学素养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运用德尔菲法建构了由循证教学知识、循证教学能力和循证教学情...
关键词:循证教学素养 测评模型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新手教师的教学经验何以可能——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经验论视域的教育哲学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50-157,共8页朱晓宏 董颖 翟雨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BEA200110)的阶段性成果。
当下,职前-职后的教师教育都致力于增加新手教师的现场教学经验。如此经验取向的教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仅是传统中等师范教育模式的复制,并导致中小学教师偏重现场经验贬低教育理论的倾向。如果新手教师的意识里没有体验到教育理论对其...
关键词:新手教师 教师教育 教学经验 意识的向度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被引量:1
《教育研究》2024年第11期138-148,共11页唐明超 朱晓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编号:BEA200110)的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师资保证。目前,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已经提升至教育博士的专业化水平层次,而教师资格考试还处于职业准入水平,尚未满足基础教育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需求。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专业化 反思性实践 教师能力 进阶式评价 
虚拟现实支持教师教育的国际研究:现状、主题及启示
《数字教育》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洪玲 朱晓宏 严晖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重大项目课题“守实·好老师智慧成长支持平台的开发与研制”(JYXB2021-ZD-A05)。
在虚拟现实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已成为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采用文献计量和领域综述方法梳理了近10年国内外虚拟现实支持的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首先,根据文献发表机构、作者...
关键词:虚拟现实 教师教育 实验课程 师范生培养 实证研究 
家长能否放弃培养“国家栋梁”?
《中国德育》2024年第18期39-42,共4页马燕迪 朱晓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BEA200110)的研究成果。
在升学考试竞争的压力之下,一些家长表现出的“躺平”的育儿观值得关注。将这一现象置于教育学视角下剖析,不难发现部分家长对“栋梁之材”目标定位失之偏颇、生活视界相对狭隘,以及对平凡与平庸价值取向存在误解,使其认识出现了偏差。...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校协同 基础教育 
智能时代的德育数字化研究:优势与局限
《中国德育》2024年第11期1-1,共1页朱晓宏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人类社会诸多领域。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数字化校园”建设正在拓宽学校教育的传统时空,数字技术也深刻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加...
关键词:德育研究 立德树人 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时代 现代数字技术 数字化校园 活动轨迹 大数据 
基础教育与国家现代化:教育视域的历史考察与现实省思被引量:1
《教育科学研究》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朱晓宏 崔晓鑫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BEA200110)的成果之一。
从世界教育史视域看,各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确立与国家现代化过程相伴相随,并成为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英国作为工业革命发起国,回溯其基础教育经验并尝试从教育学视域梳理国民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探究基础...
关键词:基础教育 工业革命 国家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