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伏勇

作品数:10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项目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真实情境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原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教学》《化学教与学》《考试周刊》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促进学生认识角度建构的项目式复习教学——以"探析石墨烯"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为例被引量:3
《化学教学》2022年第11期37-42,共6页杨伏勇 武衍杰 江合佩 
厦门市第五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编号:Z505)阶段性研究成果。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旨在外显"结构(如何)决定性质,性质(如何)决定用途"的学科观念.以"石墨烯"材料为载体,开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项目式复习,通过"石墨烯结构分析"、"石墨烯性质解释和预测"、"石墨烯功能化应用及改性"三个进...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认识角度建构 模块复习 石墨烯 
基于项目式教学进行模块复习的实践探索——以化学反应原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例被引量:9
《化学教学》2022年第6期40-47,共8页武衍杰 江合佩 杨伏勇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研究”(BHA170141);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STEM视域下中学化学项目式学习课程实践研究”;厦门市第五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Z5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化学反应原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运用项目式教学进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以“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三个核心问题聚焦《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水溶液、...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碳达峰、碳中和 化学反应原理 真实情境 模块复习 
基于化学教学内容“结构化”的项目式教学——以“人工固碳”为例被引量:25
《化学教学》2021年第3期44-50,共7页武衍杰 江合佩 杨伏勇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研究”(BHA170141);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STEM视域下中学化学项目式学习课程实践研究”;厦门市第五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Z505);厦门市直属中小学2019年度课题“面向素养为本新高考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zsx2019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化学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对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项目式学习是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的重要途径。以“人工固碳”为例,基于“固碳装置设计”“固碳装置优化”等核心任务对项目学习中涉及的学科知识、认识思路、学科...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真实情境 结构化设计 化学反应 
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化学教学设计——以“与胶体邂逅的一天”为例被引量:3
《化学教与学》2019年第11期63-67,92,共6页武衍杰 杨伏勇 宫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研究》(BHA170141);厦门市直属中小学2019年度课题《面向“素养为本”新高考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zsx2019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并总结了基于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以生活中常见的胶体为例,通过展示生活中与胶体相关的情境素材,抽提情境素材中蕴含的学科核心知识,并基于核心知识和情境素材设置了一系列生活问题,形成学...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 胶体 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实验内容的要求及启示
《化学教与学》2019年第9期69-73,24,共6页梁弘文 杨伏勇 冯求荣 
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研究”(课题编号:BHA170141);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8-109);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课题编号:XKHX2017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从实验素材、实验内容要求、实验功能等三个方面简要总结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实验内容的要求,并为实验教学提供了相关建议:(1)开发真实而有意义的实验素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2)整体规划实验及探究教学,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化学实验 
基于学生“模型认知”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为例被引量:4
《化学教与学》2018年第6期35-38,共4页杨伏勇 
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开展基于学生"模型认知"培育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探究、逻辑推理和概括总结等多方面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模型认知 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策略 
数字化实验技术应用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的教学研究被引量:2
《考试周刊》2015年第72期139-139,122,共2页杨伏勇 
数字化实验技术有效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图表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学片段为例,充分运用数字化实验技术,基于学生对实验的分析,有效突破教学...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技术 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 影响因素 
基于图表分析的课堂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以“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一节的教学为例被引量:2
《化学教与学》2014年第6期32-34,25,共4页杨伏勇 
图表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有效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规律性知识的自主建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章以鲁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第1章第3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第1课时“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的教学为例...
关键词:图表分析 电离能 问题教学法 
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实践探索——以鲁科版高中新课程“碳的多样性”一节的教学为例被引量:2
《化学教与学》2014年第2期31-33,16,共4页杨伏勇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整个化学必修1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如何有效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鲁科版《化学1》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阐述...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 学习积极性 元素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以鲁科版高中新课程“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一节为例
《考试周刊》2013年第90期134-135,共2页杨伏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以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 有效应用 原电池工作原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