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达

作品数:93被引量:24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分子动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汗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论坛》《合肥师范学院学报》《中学语文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标识及其实现路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25-31,124,共8页陈尚达 刘仁金 毕美娟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yxm1660);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0jyxm2155)。
深度学习的三个视点即主体性、对话性和协同性,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标识包括主体意识挺立、思辨能力生长与人际关系和合。浅度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反思指涉主体意识消解、思辨能力缺乏和人际关系疏离三个维度。主体性回归、对话...
关键词:深度学习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标识 实现路径 
阅读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共生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以《挑山工》教学为例
《华夏教师》2023年第21期61-63,共3页张琼 丁玲 陈尚达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融合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K211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如何将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劳动与语言谐美,生活与课本融通,实现儿童劳动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双重提升,是新时代“五育”的要求。本文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挑山工》教学为例,探讨阅读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共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劳动素养 劳动价值 融合 
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分析被引量:1
《皖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5-18,23,共5页陈尚达 刘仁金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大项目(2021jyxm1660);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20jyxm2155)。
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知识结构性偏差。与之相关,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扎根本土的教育情怀有限、本土问题意识与本土教学资源转化能力缺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能力不高。完善教师教学发展制...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发展 路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及逻辑理路被引量:5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年第4期45-50,共6页程耀忠 刘仁金 陈尚达 
安徽省2020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地方应用型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编号:2020jyxm2155);安徽省2021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新时代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21jyxm1660)。
高等教育评估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经历了停滞、恢复、探索、全面发展以及创新发展等五个阶段,表现出“五维转向”的逻辑理路:评价主体由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参与;评价价值取向由鉴定甄选转...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 制度改革 历史演进 逻辑理路 
孔子“近取譬”的思想意蕴与当代启示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5-10,124,共7页陈尚达 周其明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孔子启发教学的现象学研究:以《论语》为中心”(项目编号:AHSKY2018D34);皖西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WXXY2020033)。
“近取譬”是孔子成仁之教方法论,一种象思维,具有比兴功能。孔子“近取譬”的思想意蕴在于注重直觉式的生命体验,开启个性化的理解路径和言说方式,追寻天道人性的通俗化理解。其当代启示在于,知识传授建基于生活视域的诗兴发动;教学智...
关键词:孔子 近取譬 成仁之教方法论 
教学机智培养的“三级跳”
《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10期95-96,共2页陈尚达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孔子启发教学的现象学研究:以《论语》为中心”(AHS-KY2018D34)的研究成果之一。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要求教师从以教定学走向以学定教,切实改变学生思维被牵引和话语权旁落的死气沉沉的学习状态,努力还原学习本该具有的生机和活力,贏得学生思维智慧的生动活泼发展,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必须承...
关键词:大胆质疑 以学定教 自主阅读 新课程改革 三级跳 思维惯性 育人价值 教学机智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本误读与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2021年第17期40-43,共4页陈尚达 陈露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孔子启发教学的现象学研究:以《论语》为中心”(AHSKY2018D34)的研究成果之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本意义内蕴多样图景,包括“我”作为有着心理怯懦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爸爸是帮助孩子走出悬崖困境并战胜自己内心怯懦的优秀指导老师,伙伴的不同态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走一步,再走一步》文...
关键词:《走一步 再走一步》 文本意义 文本误读 教学反思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融合思路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被引量:6
《皖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熊辉 陈尚达 卢义忠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gxyq2019069);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9kfkc111);皖西学院人文科学重点项目(WXSK202052)。
基于新文科交叉与融合的核心理念,地方应用型高校要积极探索校内外专业与学科内外交叉与融合的可能性,地方高校一是要摸清家底,科学谋划;二是整合有限资源,挖掘地方特色、彰显高校学科优势。皖西学院深受大别山红色文化浸润,其网络与新...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 新文科 红色文化 地方特色 学科融合 
对比与转变中的革命叙事逻辑:也读蒋光慈《丽莎的哀怨》
《皖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5,33,共6页陈尚达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9D127)的研究成果。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自问世后遭受诸多批评,且争讼不断。对其负面评价包括小资产阶级身份批评、作品政治性错误指责和作者自杀情节安排失误等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探讨作品文本的对比叙事和丽莎“哀怨”中的思想观念转变,透视作品对比...
关键词:蒋光慈 《丽莎的哀怨》 对比 转变 革命叙事逻辑 
迈向对话教学场域中的教师惯习重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82-87,共6页陈尚达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孔子启发教学的现象学研究:以《论语》为中心”(AHSKY2018D34)。
对话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个研究热点和焦点,然而对话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断裂现象。惯习滞后性是教师迈向对话教学场域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孔子惯习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信任和包容,重视诗教并运用近取譬,叩其两...
关键词:对话教学场域 教师惯习 惯习滞后性 惯习重构 叩其两端而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