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荣

作品数:124被引量:106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课堂教学乡村教师教学乡村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课程教学研究》《教育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中小学教师培训》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政策导向与实践路向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11期37-40,共4页杜尚荣 李艳 张娜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民族地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2XMZ033)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国家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但当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立本”的资源配置、“立根”的学校建设以及“立生”的发展活力三个角度把握民...
关键词: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中国式教材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价值取向与实现策略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28期40-46,共7页杜尚荣 任云芳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测评与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022B075)的研究成果。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智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方案,对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各方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式教材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发展内涵,拥有继承性与创新性、本...
关键词:中国式教材 中国式教材现代化 主体观念现代化 治理机制现代化 技术手段现代化 
高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旨归、现实困境及推进路径被引量:2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年第10期47-53,共7页杜尚荣 汪莹 敖艺菲 
2024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贵州乡村教育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24RW251)。
乡村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后劲力量需要高校发挥龙头作用对其助力才能共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但由于高校尚未发现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对其自身发展的价值所在,即深耕人才培养——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使命,强化科学研究——乡村教育...
关键词:高校 乡村教育振兴 教育帮扶 
教师政策执行力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教学与管理》2024年第30期19-24,共6页彭敏 施贵菊 杜尚荣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测评与提升研究”(2022B075)的研究成果。
教师政策执行力是落实教育相关政策的关键,对于提高教育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政策执行力是指教师在落实教育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教育实际,主动内化政策思想、目标、内容,并将其转化为有效行动的综合能力。教师...
关键词:教育政策 教师政策执行力 执行力特征 政策效能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与路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9-128,共10页杜尚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22AZD081)的阶段性成果。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目标。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是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目标的“稳定器”,即政策在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中能有效把握义务教育发展方向...
关键词: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政策演进 政策逻辑 城乡一体化 
民族地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被引量:2
《民族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92-102,共11页杜尚荣 王著琴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民族地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2XMZ033)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助力器,二者有效衔接是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举。二者有效衔接意味着回归立德树人在地化的价值本位,巩固赓续民族文化的价值基调,坚定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词:民族地区 教育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 
“五育”融合的实然之思、应然之道和可然之径
《中国德育》2024年第14期34-39,共6页汪莹 杜尚荣 
2024年度贵州师范大学本科重大教学研究课题“数智赋能乡村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2024-XZD-LH-01)研究成果。
“五育”融合本是致力于解决当前分科分育所导致的“五育”割裂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由于现实中对“五育”融合的认知还不够深入,教育工作者出现了“五育”分离、“五育”拼凑、“五育”杂糅等思维误区,导致“五育”...
关键词:“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 教学实践 
大概念视域下跨学科课程建设的内涵、逻辑和路径被引量:5
《教学与管理》2024年第13期1-6,共6页郭重泰 杜尚荣 田腾飞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测评与提升研究”(2022B075);贵州省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感·化·悟三阶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探究”(2022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概念视域下跨学科课程建设作为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指以活力知识为跨学科课程知识,以高通路迁移为课程能力,以专家思维为跨学科课程素养,以深度教学为跨学科课程教学的课程建设模式;具有促进课程融合、实现整体进阶、彰显育人价...
关键词:大概念 跨学科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感·化·悟三阶六环节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实施
《教育与考试》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杜尚荣 
2022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感·化·悟三阶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探究”(项目编号:2022045)的阶段性成果。
感·化·悟三阶六环节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教无学、有学无获和有获不达等问题,将复杂的教学问题具体细化为感·化·悟三个阶段和六个环节,在学生悟性思维的积极参与下,达到“教学统一、学有所获、获且能达”的教...
关键词:学知识 长见识 悟道理 深度学习 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方式变革的逻辑与路向被引量:11
《教育文化论坛》2024年第2期68-76,共9页杜尚荣 潘舒爱雪 
2022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感•化•悟三阶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探究”(2022045)。
智能时代的教学方式变革需要立足人工智能的发展,借助共生理论深入剖析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方式变革的现实归因,探索教学方式变革在深度、广度、效度上对教学本质、教学时空与教学质量的关照与回归。新时代教学围绕生命、时空与价值三维变...
关键词: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变革 智能化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