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英

作品数:22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翻译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翻译能力培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湘南学院学报》《池州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语域特征多维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研究被引量:1
《武汉商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93-96,共4页蒋韬成 李世琴 黄泽英 
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英语听说多元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6]400号736);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基于教材语料库和多维分析方法的大学英语教材语篇特征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6]395号16C1506)。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大学英语教材和通用学术英语进行了语域特征多维分析,对各自功能维度和语域类型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和比较.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教材叙述类、想象类文体较多,而学术类文体偏少,总体上"学术味"不浓,互动性、叙述...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评估 语域特征 多维分析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非词语化动词探究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11-112,共2页蒋韬成 李世琴 黄泽英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4CGD082)
非词语化动词的使用一直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难点之一,文章以非词语化动词make为研究对象,在英汉平行语料库中检索其翻译对等单位,测度其不同用法的语义透明度,探究学习难点所在。研究发现:非词语化动词在其所有用法中占有相当比重...
关键词:非词语化动词 MAKE 语义透明度 平行语料库 
翻译能力分析——发展大学生英汉互译综合能力的基础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3年第6X期171-173,共3页刘健 黄泽英 
2011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基于翻译能力分析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汉互译综合能力研究>(湘教通[2011]272第352项)
对于翻译能力成分构成的分析为培养大学生的英汉互译综合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教师与学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提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是实现翻译教学目标——发...
关键词:翻译能力 主导 主观能动性 翻译能力培养 
影响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个性因素调查被引量:2
《教师》2012年第32期107-108,共2页陈晓明 吴瑄 黄泽英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90928]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113名地方高校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分析影响地方高校英语教师效能感的因素,从而发现教师的教龄、职称、性别、学历等差异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存在不同影响。教龄和职称在教师教学效能感中...
关键词:地方高校 英语教师 教师效能感 
隐喻的本质新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144-146,共3页曹群英 黄泽英 
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编号11WLH48)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本质实际上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形式,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和一种述谓现象,隐喻的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本质 
意识启蒙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被引量: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12-115,共4页黄泽英 
湖南省2010年教学改革项目:"新兴本科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启发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翻译观并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相关教学要求,借鉴Albert Neubert提出的翻译能力的五个参数,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在翻译...
关键词:意识启蒙 大学英语教学 翻译能力 培养 
从翻译能力研究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251-252,共2页黄泽英 曹群英 
湖南省教育厅2010年教学改革项目"新兴本科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湘教通[2010]243号文件第385项)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兴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应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测试与评价、师资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课程体系构建 改进方法 
需求分析对新兴本科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69-171,191,共4页黄泽英 
湖南省教育厅2010年教学改革项目"新兴本科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湘教通[2010]243号文件第385项)
以需求分析为理论依据,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个角度论述了在新兴本科院校构建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测试与评估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该体系的改进措施,以期满足社会及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社会需求 个人需求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课程体系构建 
动机、输入、输出:英语教学成功的三要素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年第8期120-121,共2页侯检菊 侯颖桔 黄泽英 
湖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普通高校教改规划项目"强化输出促进学习者自主输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研究"(393)
探讨了影响英语学习成功的三种重要因素:动机、输入和输出,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善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加强语言输出实践,促进语言自动化的形成,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动机 输入 输出 英语教学 
从接受美学解读《简·爱》中疯女人形象的嬗变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46-48,共3页黄泽英 刘雨琪 
湘南学院青年课题"<简.爱>中疯女人伯莎.梅森形象研究"(项目编号07Y021)
《简·爱》出版一个多世纪之后,伯莎.梅森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发生了嬗变:疯女人形象蜕变为男权文化压制和迫害的女性代表和最有力的反抗者。文章试从接受美学角度解释这一现象:读者因受期待视野中历史及个人视界等因素的影响对伯莎产生了...
关键词:接受美学 《简·爱》 疯女人形象 偏见 女权主义运动 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