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华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古诗英译汉诗英译楚辞研究型介入空间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文》《韩山师范学院学报》《云梦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禅境对古诗词英译的启示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69-74,共6页刘筱华 吴春明 
韩山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团体项目(课题编号:WT201003)
禅宗文化为古诗词中语言文字功力难及的神韵增光添彩,这种增光添彩的影响可以从禅境与意境的渊源与关联方面来讨论。在古诗词英译中,必须把握禅境与意境的共同根基:诗歌情感与禅宗真理都属于超思维语言,诗情佛法皆心灵之悟。这决定了译...
关键词:翻译 禅宗文化 禅境 意象意境 
藉禅宗美学看古诗英译中的意象意境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刘筱华 
该文通过引证与分析,从心理介入、练词、翻译框架等方面比较古诗英译、禅宗美学与意象意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探讨禅宗美学对古汉诗英译中意象意境的重构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禅宗美学 意象意境 心理介入 炼词 翻译框架 
埃兹拉·庞德对李白诗歌的西化被引量:7
《外国语文》2010年第6期35-39,共5页朱谷强 刘筱华 
韩山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团体项目(课题编号:200604)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李白诗歌是影响和推动庞德发动"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庞德有着深深的李白情结,李白诗歌是庞德灵感的源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庞德对李白诗歌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德将李白...
关键词:庞德 李白诗歌 西化 
古诗英译中的意象意境与声色情韵被引量:3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69-72,共4页刘筱华 
该文通过李清照《声声慢》三个英译本中声色情韵的分析比较,说明古汉诗英译过程中,对原诗声色情韵的领悟与意象意境的重构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契合点。
关键词:    意境 
典籍诗词英译中的形象意重构被引量: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刘筱华 朱谷强 
古典诗词翻译中,形象意的表达是重构原诗词神韵的要素之一。形象意的再现应该在韵体译法的基础之上,而韵体译法的主要特征之一则是:原文与译文在形象意各组成形式上有着尽可能的对等和相似,即译文与原文要做到形神兼似。
关键词:形象意 重构 韵体译法 对等 相似 
美之集萃与再现:古诗英译的最高境界
《云梦学刊》2009年第1期146-148,共3页刘筱华 李贵苍 
要实现译作与原作在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上的等效,就要在译作中通过对原作的总体审度,使用借形传神和其它灵活的变通方法,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形体美、声音美、情感美等等。
关键词:汉诗英译 再现 总体审度 变通 
《楚辞·少司命》英译比较研究被引量:2
《云梦学刊》2008年第6期145-148,共4页张若兰 刘筱华 秦舒 
典籍的翻译是一种研究型翻译,它比其它翻译具有更大挑战性。通过对《楚辞.少司命》三种英译的比较研究表明典籍的翻译具有更大的译者介入空间,因此,更需要译者发挥自己的才能,学识和创造性。
关键词:典籍翻译 研究型 译者个性 介入空间 
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言语互动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94-100,共7页刘筱华 
该文探讨了以言语互动为核心的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改革,依据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将课堂互动式交流、任务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课堂中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仅...
关键词:阅读课 互动式 任务教学 自主学习 输出 输入 
《静夜思》英译本的“功能对等”被引量: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62-65,共4页朱谷强 刘筱华 
韩山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团体项目(课题编号:200604)
《静夜思》至少有21个英译文本,在如此多的译本中孰优孰劣?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角度分析了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译本,并进行了比较,以加深读者对诗作的不同理解,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汉语诗歌翻译成英文后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静夜思》 对等 李白 英译本 
外国幽默赏析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3-40,共8页刘筱华 
该文分析了西方幽默的特征功能及创设幽默的方法手段等,说明通过西方文学中幽默的赏析与翻译,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语。同时培养学生欣赏并翻译西方文学中幽默的能力,以及在英语语言使用中创设幽默的能力,以...
关键词:幽默 赏析 特征 功能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