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东

作品数:35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如皋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议论文老师语文高考作文文题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中)》《作文成功之路》《语文学习》《江苏教育(中学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激趣·启智·寻法--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内蒙古教育》2024年第8期23-32,共10页王学东 
从教30余年,我一直在探寻语文教学的规律,也一直在试图总结出一种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模式。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我对自身的教学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由此,萌发出“激趣·启智·寻法”教学理念,下文所言就是对这个基...
关键词:教育教学实践 激趣 启智 语文教学 教学特色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全面诠释 
高考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8期72-76,共5页黄卫荣 王学东 
叙事类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结合历年高考题或各地模拟题从“观照整体,理核心故事”“分清主次,抓不同对象”“由果溯因,究故事真意”“扫描分析,寻关键语句”“透过表象,悟理性内涵”等五个方面探讨叙事类材料作...
关键词:叙事类 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 立意点 
语言: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被引量:17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3期4-7,共4页王学东 
常识告诉我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必有其意义和价值。但作为基础教育基础课程的语文学科,其意义和价值似乎一直摇摆,难有定论。语文知识、能力、素养,思想、政治,人文、审美、实践创新能力等,语词越来越新,调门越来越高;但从教学的实效看...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 目标定位 
记忆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4年第11期M0002-M0002,共1页王学东 
2010年5月27日.如皋市教育局为“雉水名师王学东工作室”挂牌,从此,我们师徒六人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家。三年多来,我们一起阋读教育理论书籍.一起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规律.一起思考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我们走进课堂.互相观摩研...
关键词:记忆 2010年 语文教学 教学规律 语文课堂 理论书籍 专题研讨 教学风格 
还语文知识教学以应有的地位被引量:3
《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7期8-10,共3页王学东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材不见了语文知识的踪影,我们的语文课堂听不到语文知识的声音,语文知识已经从我们的语文教学视野中渐渐消失了。其实,中学语文教学要不要淡化甚至废除语文知识的教学,在新中国语文教学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个...
关键词:知识教学 搭配不当 陈述性知识 逻辑知识 邹忌 古代汉语 语言实践 中学语文课 语法研究 巢宗祺 
妙着迭出花更红——评黄立婷的“议论文事例段落升格指导”教学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4年第7期23-24,共2页王学东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理性思维越来越发达,具备揭示生活内涵和本质功能的议论文就成了高中作文训练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的高中议论文训练陷入了无文可仿、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翻遍整个高中语文教材,我们竞找不到一篇中规中矩的可供高...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 议论文写作 高中语文教材 模仿学习 作文训练 生活内涵 本质功能 堂课 执教者 文可 
智趣: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我教《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被引量:2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王学东 
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生动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性思维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看春花秋月,喜意盈怀;观惊涛骇浪,壮怀激烈;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语文,应该是激情的飞扬,应该是灵魂...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老师 国文 智趣 其他学科 形象思维 理性思维 语文教学 
一题一人,亦言亦文——也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的“智趣”追求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年第12期7-11,共5页王学东 
文言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是文与言的自然融合,也就是在分析文本的同时落实文言宇词.这就需要找到突破口以及贯穿全课的主线,还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教学,紧扣一题一人设计问题,几乎涵盖了这篇文本的所有文句,看...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一题一人 文言结合 “智趣”追求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5期57-60,共4页王学东 
1.了解材料作文的类型和特点。2.帮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关键词: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教学设计 学生 
第十讲 豹尾劲扫,响亮有力——议论文的结尾艺术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12年第7期81-85,共5页王学东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也应如此,作为结尾,要能起到归纳全文、照应全篇、深化主旨的作用,并综合运用议论、...
关键词:豹尾 综合运用 议论文 结尾 归纳 照应 文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