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第六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化学模型项目式学习项目式教学提纯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下半月)》《化学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究式实验发展学生证据推理能力——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为例
《化学教与学》2024年第16期44-46,19,共4页韩晓 王朝晖 
本文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为例,设计了结合控制变量法与舒伦克线等实验方法的探究式实验。在探究灰绿色成分产生原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无氧条件完善实验方案并制备氢氧化亚铁,不仅完成了实验教学目标,还探索了以探究式实验促进证...
关键词:证据推理能力 探究式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基于化学史的概念教学——以“共价键理论及键参数”为例
《化学教与学》2024年第6期28-31,共4页韩晓 王朝晖 
厦门市高中“提质增效”专项学科带头人课题“基于模块融合的物质结构测定高考试题研究”(XMXD202304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沿循共价键理论的发展史,通过化学符号语言描述共价键及键参数等相关概念,使共价键的概念教学可视化。笔者设计了“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共价键的相关理论和键参数”“探究ClO2的分子结构”三个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在共价键概念建...
关键词:概念教学 化学史 共价键理论 键参数 
运用宏微结合解决社会性科学议题 ——以“探究含硫物质对雾霾形成的影响”为例
《中学理科园地》2024年第1期43-45,89,共4页韩晓 王朝晖 江合佩 
以含硫物质对雾霾的形成影响这一社会性科学议题为切入点,从宏微结合的角度分析雾霾形成的原因,将内容分为3个环节“认识议题,探究成分”“宏微结合,探究机理”以及“模块融合,揭示机理”,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以及科...
关键词:雾霾 社会性科学议题 机理 宏微结合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化学实验教学——以“肥皂的制备”为例被引量:3
《中学理科园地》2022年第6期27-29,73,共4页韩晓 王朝晖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化学实验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SZJ21044)(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研究成果。
以“肥皂的制备”为例,设计“控制变量法探究肥皂制备条件”“乙醇和食盐在肥皂制备中的作用”“棕榈油和花生油在肥皂制备中的差异”等3个任务,将肥皂制备的实验内容与“化学实验体系三要素”“物质组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等化学学科...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 肥皂的制备 控制变量法 
图示在化学知识结构化中的应用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2020年第12期19-22,共4页韩晓 
利用图示将元素周期律、原电池、化学反应原理和水溶液的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结构化,在高三一轮复习时,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化水平,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图示 知识结构化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原理 
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以“粗硅的提纯及其原理”为例被引量:16
《化学教学》2020年第4期46-50,共5页韩晓 江合佩 王朝晖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STEM视域下中学理化项目式学习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HB18060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课题编号:Fjjgzx19-059)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粗硅的提纯及其原理”为项目,通过“粗硅提纯的主体流程设计”“氯硅烷的分离提纯”“分离硼和磷等化合物杂质的原因和方法”等三个任务,体会改良西门子法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注重运用学科综合视角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让学生...
关键词:粗硅提纯 项目式学习 真实情境 改良西门子法 
利用塑料串珠构建化学模型被引量:2
《化学教与学》2019年第4期86-88,共3页韩晓 王朝晖 
2017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高中化学模型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Z170384;福建教育学院资助);厦门市直属中小学2016年度课题"基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SX2016007)
用塑料串珠等材料构建了具有笼状结构的C60分子模型,并利用此方法构建了可燃冰模型。借助实物模型,将抽象的结构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分子以及晶体的微观结构,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模型认知水平。
关键词:C60分子模型 可燃冰模型 模型认知 
基于三重表征设计“氧化还原反应”课堂学习活动被引量:2
《化学教与学》2017年第7期42-45,27,共5页韩晓 王朝晖 张贤金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在教学中设计了 3 个课堂学习活动, 通过宏观现象、 微观结构与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帮助 学生利用“ 宏观-微观-符号” 相结合的三重表征方法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体系, 形成化学学习的核心思维模式.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三重表征 课堂学习活动 核心素养 
基于常见材料建构并应用化学模型被引量:3
《化学教学》2016年第12期29-32,共4页韩晓 王朝晖 
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串珠等材料建构了两种化学模型,一种用来表示路易斯理论中的电子式模型,另一种用来表示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模型的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模型认知素养。
关键词:化学模型 电子式 分子结构模型 模型认知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以“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为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7X期42-43,共2页韩晓 林伟 
一、教学理念厦门市教育局在2016年编制了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意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纲要》,推进《纲要》的应用,厦门...
关键词:教育指导纲要 立德树人 人类社会 饱和食盐水 小组讨论 除杂装置 课后作业 民族自尊心 课例 实验室制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