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晶晶

作品数:9被引量:13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鲣鱼鲐鱼电子鼻蟹糊泥螺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核农学报》《中国食品学报》《海洋与湖沼》《食品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发重大科技项目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镉胁迫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14年第5期1058-1063,共6页王稷 李晔 瞿洋 沈灵灵 孙静 全晶晶 
浙江省海水养殖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0R50025号
本文研究一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提高泥蚶耐受镉(Cd2+)胁迫的作用,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地衣芽孢杆菌对Cd2+胁迫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存活率及组织中Cd残留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地衣芽孢杆菌作用前后,泥蚶体...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 泥蚶 镉残留量 存活率 抗氧化酶 免疫基因 
鲣鱼肌肉品质改良研究被引量:17
《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第7期122-129,共8页全晶晶 蔡江佳 郑平安 孙静 王秋娟 苏秀榕 
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发重大科技项目(2010C10040);宁波市教育局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目的:研究转谷氨酰胺酶、三聚磷酸钠和浸泡时间对鲣鱼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弹性、咀嚼性、色差及蒸煮损失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选取因素和水平。在此基础上,以弹性和咀嚼性为指标,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转谷氨酰胺...
关键词:鲣鱼 三聚磷酸钠 转谷氨酰胺酶 质构 扫描电镜 
响应面法优化双酶水解鲣鱼下脚料被引量:21
《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第6期104-110,共7页孙静 李晔 张春丹 全晶晶 郑平安 苏秀榕 
宁波市农业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项目(2010C10040)
目的:为了提高鲣鱼的附加值,优化其下脚料的酶解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动物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并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双酶酶解鲣鱼下脚料的工艺条件。结果:动物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质量比2:1酶解...
关键词:鲣鱼下脚料 双酶酶解 响应面 
贮藏温度对鲐鱼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8
《核农学报》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郑平安 孙静 全晶晶 张亮 刘文 李晔 张春丹 苏秀榕 
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发重大科技项目(2010C10040);宁波市教育局重点学科支柱项目
运用电子鼻检测鲐鱼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化学方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组胺、pH值以及鲐鱼质构,综合分析低值青皮红肉鱼-鲐鱼在常温、4℃和-20℃下新鲜度及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常温以及4℃贮藏条件下,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可...
关键词:鲐鱼 电子鼻 新鲜度 pH 组胺 挥发性盐基氮 
加工温度对鲣鱼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3
《中国食品学报》2012年第8期221-228,共8页全晶晶 侯云丹 黄健 王求娟 陈义芳 苏秀榕 
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发重大科技项目(2010C10040)
目的:探明不同温度对鲣鱼普通肉和暗色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子鼻定性区分新鲜肉及加热至70,80,90,100,110,120,150℃的鲣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新鲜及95℃和150℃鲣鱼普...
关键词:鲣鱼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挥发性成分 
HS-SPME结合GC-MS法分析鲐鱼肉加热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被引量:34
《食品科学》2012年第14期242-246,共5页郑平安 黄健 孙静 全晶晶 张春丹 苏秀榕 
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发重大科技项目(2010C10040);宁波市教育局重点学科支柱项目
目的:为鲐鱼加工过程中的风味及品质管理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探究加热前后挥发性物质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并比较红肉和白肉的挥发性物质。结果:从鲐鱼白肉和红肉及两者加热样品中分别检测出32、41、39...
关键词:鲐鱼 固相微萃取 气质谱联用 挥发性物质 
瓶装泥螺和蟹糊可培养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食品科学》2011年第5期217-220,共4页黄键 陈燕 全晶晶 张春丹 李晔 裘迪红 汤海青 李和生 苏秀榕 章超桦 秦小明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47);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资助项目(XK0613040);浙江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200517011)
为提高泥螺和蟹糊的贮藏时间,确保生食的食用安全性,本实验利用常规方法从瓶装泥螺中分离和鉴定出3株细菌,分别是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和乳酪短杆菌(Brevibacteriumcasei);从瓶装蟹糊中分离...
关键词:泥螺 蟹糊 细菌自动鉴定 16S RRNA PCR扩增 
瓶装泥螺和蟹糊中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食品科学》2011年第1期185-188,共4页张春丹 陈燕 全晶晶 徐嘉杰 苏秀榕 章超桦 秦小明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nycytx-47);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资助项目(XK0613040);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517011)
为了提高生食海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控技术,降低细菌总数,确保生食海产品的安全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瓶装泥螺和蟹糊中细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瓶装泥螺中细菌有21个种属,优势菌是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蟹糊中有12个...
关键词:泥螺 蟹糊 16S RDNA 细菌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