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

作品数:7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级醇酿酒酵母代谢饮料酒大曲酒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酿造》《现代食品科技》《生物工程学报》《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酿酒酵母高级醇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47
《生物工程学报》2021年第2期429-447,共19页孙中贯 刘琳 王亚平 王雪山 肖冬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771969);中国轻工业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2018JJ018)资助。
高级醇是酿酒酵母在饮料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代谢副产物之一。饮料酒中高级醇含量过高,易导致饮用后产生头痛、口渴等症状,是醉酒较慢、醉酒后较难醒酒的主要原因。文中系统综述了饮料酒中主要高级醇的风味特征、代谢途径及诱变育种...
关键词:酿酒酵母 高级醇 饮料酒 代谢 精细化调控 
GAP1基因缺失对上面发酵酵母高级醇代谢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孙中贯 王孟祺 王亚平 肖冬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1724);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TD13-5013)
以亲本上面发酵酵母工业菌株S17为对照,研究了GAP1一个等位基因敲除重组菌株S17G和GAP1两个等位基因敲除重组菌株S17G2的发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亲本菌株相比,重组菌株S17G的总高级醇生成量降低17.47%,α氨基氮利用能力降低13.67%,麦...
关键词:上面发酵酵母 GAP1 高级醇 氨基酸通透酶 
液态法大曲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8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39-44,共6页王亚平 邢爽 孙中贯 肖冬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71969)
高级醇含量高是制约液态法白酒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液态法白酒中高级醇含量,本研究在传统液态法白酒发酵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酵母、酶制剂和大曲协同发酵生产液态法白酒.系统地研究了酿酒原料、酵母菌种、酵母接种量、酶制剂(糖...
关键词:液态法大曲酒 高级醇 发酵工艺 影响因素 
高温高浓发酵工业啤酒酵母菌种的构建被引量:3
《生物工程学报》2019年第3期522-534,共13页孙中贯 周波 王孟祺 王亚平 邢爽 郭学武 肖冬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771969);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No.TD13-5013)~~
高温高浓发酵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啤酒生产技术,它为啤酒生产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发酵结束后酵母絮凝性下降、高级醇生成量过高等系列问题。为提高高温高浓发酵条件下酿酒酵母的絮凝性同时降低高级醇的合成能力,首先构建了以酿...
关键词:高浓发酵 高温发酵 工业啤酒酵母 絮凝性 高级醇 
不同香型大曲酯化酶的特性分析被引量:16
《现代食品科技》2018年第5期87-92,共6页邢爽 魏志阳 郭学武 王亚平 谌柄旭 李秋志 肖冬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4005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11169)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酸浓度和pH值下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大曲的酯化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不同特性。结果显示,随着酸浓度的升高,三种香型大曲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的酶活力均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趋...
关键词:清香型大曲 浓香型大曲 酱香型大曲 酯化酶 酯类物质 
高产酯酿酒酵母与乳酸菌共发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6
《现代食品科技》2017年第7期79-84,30,共7页刘彩霞 郭学武 李玲玲 唐取来 王亚平 邢爽 李镇江 肖冬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72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11169)
酵母菌和乳酸菌是各种酿酒生产中两类非常重要的发酵微生物,其相互作用对酒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本试验主要研究了高产酯酿酒酵母MY-15和酿酒过程中三种常见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 lca、Pediococcus pentosaceus L1和Bacillus ...
关键词:酿酒 乳酸菌 酵母菌 共发酵 相互作用 
温度对高温大曲液态培菌过程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酿造》2017年第5期30-35,共6页邱增钰 王亚平 李博艺 谢彪 刘国峰 肖冬光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22108);中国白酒3C计划项目(1400040024)
选用高温大曲在30℃、37℃、40℃、43℃和53℃不同温度条件下液体培养,对培养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培养温度有利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而较高的培养温度有利于耐高温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其...
关键词:高温大曲 菌群结构 代谢产物 液态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