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作品数:13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义务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主题学习劳动教育跨学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与考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福建教育》《教育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拿大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策略与启示
《比较教育学报》2025年第2期161-176,共16页殷世东 李敏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教师教育师资出国访学研修项目”(项目编号:教师司函(2023)15号)。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拿大各省以全社会支持学习框架的达成度和以培养学生课程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的效果度为理念,设计课程教学评价的目标结构、指标体系和评价策略。通过逆向设计,关注真实性学习、学习体验个性化和学习环境评...
关键词:课程能力 循征评价 核心能力 跨学科素养 全球素养 
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价值与策略
《中学生物教学》2024年第32期4-7,共4页李敏 殷世东 
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有利于推进生物学教学方式变革,落实学科实践育人,能够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生物学教学质量提升。为此,教师可以从生物学文化、生物学学科特性、生物学知识特点与学习方式等方面挖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
关键词:劳动教育 高中生物学 融合课程 实践策略 
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下教师能力素养的提升
《福建教育》2024年第41期19-21,共3页殷世东 李敏 
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多元开放性、关联整合性、学科实践性和合作探究性等特质。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拥有多学科知识、知识整合力、聚合性思维和研究设计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为有序且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 教师能力素养 素养提升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要素与实践理路被引量:2
《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8期134-138,共5页殷世东 李敏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课程综合化、实践化的要求,提出要统筹设计、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从而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 主题学习 课程综合化 协同育人 学科课程标准 主题教学 课程方案 真实情境 
加拿大STEM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念、策略与启示被引量:1
《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第8期147-160,共14页殷世东 李敏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教师教育师资出国访学研修项目”[教师司函(2023)15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研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为帮助学生在复杂性和挑战性与日俱增的世界中掌握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各个方面技能,在“让我们谈论科学”组织推进下,加拿大各省中小学实施了STEM教育。该组织研制并发布《加拿大2067》,阐明了STEM教育实施的背景、理念、目标与策略,而STE...
关键词:学科统整 STEM建模 问题解决项目式 学科融合实践 大概念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体验学习圈”模型设计与行动审思被引量:4
《教育学报》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殷世东 李敏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委托课题“福建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FJWTZD21-03)、全国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DHA210383)阶段性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劳动课程的实施必须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让学生亲历情境、亲身体验,通过设计、制作、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
关键词:劳动课程 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圈 劳动素养 筹划思维 劳动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特质及启示
《教育与考试》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李敏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DHA210383);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委托课题“福建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项目编号:FJWTZD21-03)的阶段性成果。
劳动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实现自我教育为逻辑基础,以以德为先为思想主线,以劳教结合为核心要义,以劳动集体为实践逻辑,最终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求高度契合。探究苏霍姆林...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劳动教育思想 中小学劳动教育 
指向“五育融合”的学校劳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被引量:1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年第7期9-12,共4页李敏 殷世东 
劳动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学校开展的任何一项劳动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多样性,劳动及其教育的功能也是多样的,即劳动课程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呈现跨学科整合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育人功能。然而,当下的学校劳动课...
关键词:劳动课程 五育融合 知识整合 综合实践 
中小学劳动课程衔接的逻辑依据、现实问题与消解策略被引量:5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年第2期15-20,共6页殷世东 李敏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委托课题“福建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FJWTZD21-03)。
中小学劳动课程学段进阶及有效衔接是该课程有序、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劳动课程衔接遵循经验生成的逻辑、课程层次的逻辑和认知发展的逻辑。然而,研究发现:当下劳动课程在具体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课程目标断层化、内容离散化、实施...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课程 经验生成 认知发展 课程衔接 
基于“做中学”的中小学劳动课程设计与实施被引量:5
《教学与管理》2023年第9期77-80,共4页李敏 殷世东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委托课题“福建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FJWTZD21-03)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新课标》)明确指出劳动课程要采用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在《劳动新课标》的指导下,基于“做中学”的中小学劳动课程呈现出在情境中激发劳动兴趣、在引导中...
关键词:“做中学” 中小学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新课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