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涛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差异日语用法翻译大学日语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学院学报》《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汉日语跨文化民俗翻译的差异性研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0期15-16,共2页杨永娟 张红涛 
201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民俗跨文化传播研究"课题论文(项目批准号:13B048)
跨文化民俗翻译,须要熟悉中日各国的通用语言,还要熟知各文化内涵的差异。本研究课题通过对跨文化汉日语民俗翻译差异性的分析研究,探讨如何能准确地将我国北部边疆的传统文化,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传播介绍到异域日本。
关键词:跨文化 语言转换 习俗翻译 差异性 
公示语的汉日交际翻译被引量:3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7期86-87,共2页张红涛 加藤靖代 
本文以文本类型和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据,对公示语的汉日翻译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公示语作为社会用语,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信息以及感化受众,其文本类型属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因此公示语的汉日翻译应以目的语受众为中心,采取"交际翻...
关键词:公示语 汉日翻译 文本类型 交际翻译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1期43-45,共3页加藤靖代 张红涛 
文章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导致学习者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误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不了解或不理解母语社会和目的语社会在社会规约、交际准则等方面的差异,将母语社会的言语、行为准则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造成语用失误,并...
关键词:社交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 交际能力 语用负迁移 
关于副词「もう」的用法
《日语知识》2010年第10期13-14,共2页张红涛 
副词「もぇ」是日语初级学习阶段就可接触到的一个常用词汇,其用法看似简单,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もぇ」这一副词用法的掌握并不理想。一些学习者对其用法的理解不全面,往往将其与汉语的“已经;再、另”等意思简单地对等起来...
关键词:用法 副词 常用词汇 学习阶段 “已经” 语用错误 学习者 学生 
关于日语人称代词隐现的考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37-140,共4页张红涛 
日语中表达人称的词语非常丰富,但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其使用频率又很低,应由人称代词做主语、宾语、定语和补语时,其在句中隐现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首先从日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入手,对日语中人称代词经常省略或隐现的诸多表达方式进行考...
关键词:日语 人称代词 隐现 文化语境 
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被引量:2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崔宁 张红涛 
本文以东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化中的礼仪习俗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以探究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习俗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礼仪习俗 东方国家 西方国家 自我价值观 男女尊卑观 称谓语 
浅谈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被引量:3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93-94,共2页张红涛 崔宁 
本文论述了日语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来源和用法。
关键词:日语 拟声词 拟态词 用法 词形特征 
大学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被引量:5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84-85,共2页张红涛 
中国几十年传统的外语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上,而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21世纪对外语的实际应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目的语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应同等重视。
关键词:大学日语教学 跨文化教学 语言能力 目的语 跨文化交际意识 
从日本人的行为习性法则看日本文化的特殊性被引量: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114-115,共2页张红涛 崔宁 
日本人身体语言表现出的谦卑,交际语中的简单、暧昧等特点,反映出日本民族文化的 某些特征。了解这些文化特征,对跨越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身体语言 表达方式 文化差异 日本文化 日本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