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880106)

作品数:19被引量:1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心科郑国民戴元枝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黄山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教育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更多>>
相关主题:语文语文教育教科书课程知识语文课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自编小学教科书之始考
《教育史研究》2021年第2期75-86,共12页张心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13YJA880106)。
关于“中国自编小学教科书之始”,由于论者所持标准及史料误载等原因,导致目前有上海三等学堂钟天纬编写白话教科书、南洋公学陈懋治等人编《蒙学课本》、南洋公学朱树人编《蒙学课本》、无锡三等学堂俞复等人编《蒙学读本》及陈荣衮编...
关键词:中国 自编 小学教科书 起始时间 《蒙学课本》 
教材研究框架的建构及使用——以语文教材为例被引量:9
《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期26-33,共8页张心科 文艺 赵瑞萍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13YJA880106)
已有的教材研究框架呈现出研究对象不全面、分类标准欠科学、具体的研究问题缺乏等不足。基于此,可建构出一个多维、动态、具体的教材研究框架。其研究对象包括探讨教材文本规定以及实体呈现两大静止形态,及其编审出版、选用教学以及传...
关键词:教材 研究框架 语文 
诵读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运用被引量:9
《语文建设》2018年第7期39-44,共6页张心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编号13YJA880106)成果
诵读教学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诵读是传统阅读方法的精华,有必要将其引入当下的语文课堂。相应地,理解诵读的内涵及价值、了解其发展历程、掌握其实施方法就成为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之一。
关键词:诵读教学 历史演变 传统文化素养 阅读方法 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 
清末民国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的现代转型被引量:3
《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1期53-60,共8页张心科 郑国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13YJA880106)
随着西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传入,我国识字教学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在清末民国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从灌输式的念、背识字教学法(古代-约1901年);到直观教授、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引发的采用启发式的看图、实物识字及"六书""四体...
关键词:清末民国 识字 教学方法 现代转型 
论语文核心素养及语文教育改革被引量:26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5期100-104,共5页张心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13YJA880106)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并非专指语言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可以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不同角度去考察但又难以将其截然分开的融合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要素的综合品质。为了落实语文核心...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教育 教材编写 
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被引量:8
《语文建设》2017年第1期21-25,共5页张心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编号:13YJA880106)成果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是研究界的难题,也是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茫然的问题。“教什么”即教学内容是否需要确定?对这个问题讨论的基本现状如何?造成难以确定的原因有哪些?确定的可能性有多大?解决办法有哪些?下面试对此逐一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 一线教师 问题讨论 可能性 
高考作文不宜只考议论文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6年第12期63-65,共3页戴元枝 张心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编号13YJA880106)成果之一
摘要:很多论者主张、也有省份要求高考只考议论文写作。我们认为,高考不宜强行规定只写议论文,而应仍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体,原因有四:一是议论文体利弊相生,一味地强调议论文体写作易生梁启超所说的“虚伪”“剿袭”“轻率”“笼统...
关键词:高考 作文 文体 议论文 
关于语文教科书中“时文”编选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
《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8期43-50,共8页张心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项目编号:13YJA880106)成果
语文教科书中的"时文"编选问题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较多且争论较多的一个话题。论争中所使用的"时文"概念其实有三重含义。通过对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相关论述的辨析可知:针对与"古文"相对的"时下之文""时人之文",需准确判断,谨慎选择...
关键词:语文 教科书 时文 
论言语形式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归属被引量:8
《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8期60-68,共9页张心科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11AZD067);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13YJA880106)
言语形式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归属不明,是因为语文教育长期以写作为考查中心、阅读程序性知识贫乏以及语文课程合设、教材合编、教学集成。应该确立其在读、写教学中的合理位置:掌握言语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是获取文本信息的手段而不是学习...
关键词:言语形式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1949-1979:《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被引量:4
《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4期101-128,共28页张心科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编号11AZD067);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的现代化历程研究》(编号13YJA880106)成果
1949—1979年,《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主要受各时期的政治形势、文艺思潮、教育宗旨影响,其中1949—1965年与1966—1979年教育界分别将其当做言情、人道小说与政治、历史小说(课本)来接受与阐释。
关键词:红楼梦 1949--1979 语文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