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言语

作品数:16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志鸿黄辉李光宇田茂东华武更多>>
相关机构:《学报》编辑部上海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声屏世界》《湖北教育》《汉语学习》《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课堂执教有声言语技术下的语文好课观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4期296-297,共2页黄小龙 
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仁者见仁,众说纷纭;智者见智,各执一词。有专家叶澜教授论: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
关键词:语文课 技术 言语 执教 课堂 仁者 智者 教授 
论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语行为
《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第10期83-85,28,共4页李光宇 田茂东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的招生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中职生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滑坡。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情况较为突出,面对这种困境,各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上积极探索开展教学改革,但收效甚微。通过量化中...
关键词:中职语文 言语行为 有声言语 有形言语 
招呼语的社会因素被引量:8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0年第5期33-35,共3页孟建安 傅远碧 
关键词:招呼语 交际场景 感情信息 文化习俗 言语交际 隐私权 有声言语 受话者 发话者 社会因素 
把握学具操作的三个阶段
《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7年第9期40-40,共1页黄辉 
把握学具操作的三个阶段○黄辉(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学具操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如何使学具操作富有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三个阶段:操作前此阶段重点体现操作前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关键词:学具操作 操作过程 引导学生 数学语言 三个阶段 教学内容 教师 江苏省海门市 有声言语 生活语言 
如何克服双语种学生在高年级法语教学中的“口语返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20-24,共5页裘荣庆 
高年级法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五会”能力,重点培养和加强读写译的能力.让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法语语言基础知识,并且有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后,熟悉不同语境,丰富词汇量和知识面,扩大语言表达手段,以利培养他们自修,...
关键词:法语教学 高年级 口语 语言基础知识 言语能力 精读课 语言和言语 课堂教学 法语教材 有声言语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言语与无声言语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80-80,共1页高素巧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有声语言 无声语言 
语感的心理特征及其训练
《湖北教育》1996年第10期24-25,共2页周运浓 
语感是依据语境感知、理解和评价印入性言语的能力,它是言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按接受言语信息的途径划分有两类:一是视觉语感,它与言语视觉分析器相联系;二是听觉语感,它与言语听觉分析器相联系。语感按言语信息的表达途径划分...
关键词:心理特征 语感 言语理解能力 言语信息 书面言语 视觉分析器 心理要素 有声言语 语境 副言语 
论人体语言的起源与形成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4期53-56,68,共1页赵海楠 
笔者在《关于有声言语与人体语言起源先后的争鸣》(下称《争鸣》)一文中已经论证在有声言语前,肯定先有人体语言,这为我们探讨人体语言的起源已经迈出了最初的,也是很重要一步。但是。
关键词:人体语言 有声语言 语言起源 有声言语 思维发展 起源与形成 信息刺激 人类社会 反应 生理 
人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6-12,共7页朱明慧 
我们观看原版片时,有时人物对白的语速太快,或者我们不太熟悉的惯用语、俗语、黑话等,都会影响我们对人物有声言语的理解.但只要看着画面,仍能看懂或猜对不少故事情节,这是为会么呢?原来是人体语言泄露了“秘密.”体语专家作过统计,发...
关键词:人体语言 跨文化交际 有声言语 身势语 脸部表情 信息传递 私人空间 身体语言 中国文化 不同文化 
时代呼唤更多带“画”的电视评论
《声屏世界》1995年第7期24-25,共2页华武 
画面是基础,解说是灵魂。电视形象传播立体传播的有机构成,在当代三大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体中,越来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独具的优势。 基于此,广大观众不满足于视听结合的传播工具中仅有像广播那样的口播新闻、口播评论。
关键词:“画” 电视评论节目 时代呼唤 社会发展 电视传播 大众传播媒体 形象传播 播新闻 注意力 有声言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