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话者

作品数:111被引量:95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国文李勤唐韧曾志灵李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尼·科利亚达独角戏《纪念演出》中的受话者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刘婧玲 
当代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尼·科利亚达在1989年创作的独角戏《纪念演出》中充分利用看似缺失、实则形态多样的受话者塑造边缘小人物的情感与心理特点。剧作家借助显性受话者刺激主人公向外释放情感,又以隐性受话者促使作为边缘小人物的主...
关键词:独角戏 受话者 尼·科利亚达 《纪念演出》 边缘小人物 
汉日语用学礼貌策略对比分析
《品位·经典》2023年第8期69-71,共3页陈舟圆 
汉语与日语的语用学对比是一个热门课题,其中对于汉日语言的礼貌策略对比也不在少数,本文采取新的切入点,以铃木睦提出的“受话者私有领域”为焦点,对汉日语用学礼貌策略差异进行分析。基于“受话者私有领域”的含义阐释这一课题的价值...
关键词:汉日语用对比 礼貌原则 受话者私有领域 礼貌策略对比 日语语用学 
元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日语课堂教学——评《功能认知视域下日语元话语分析与应用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10期149-149,共1页高淑娟 
元话语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共享的语码,不仅构建话语结构,还可以引导话语参与者介入,补充话语内容,从而构建关系。与此同时,元话语是双向互动的活动,互动的双方是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根据自身思路的不断调整,努力地和发话者进行互动,推...
关键词:话语结构 话语内容 认知视域 受话者 话语参与者 元话语 日语课堂教学 发话者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游记散文文本解读被引量:3
《语文建设》2019年第17期33-35,共3页薛城 黄伟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语篇学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良的实践研究”(编号:L/2018/006)研究成果之一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受话者接受和明白言语者的意图和情感,言语者必须对自己的话语进行有效的组织,使其符合言语的表达规律。这就是话语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语篇建构过程存在着一些可并置、可缀联、可套接的组构单...
关键词:游记散文 文本解读 话语生成 受话者 语篇分析 使用情境 语篇建构 言语交际 
人称指别在汉语中的语言实现被引量: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成军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16SKB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009008)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15ZDB099)的阶段性成果
人称指别是对言语行为参与者在言语事件中的身份角色(即"说话者"与"受话者")予以识别与确认的过程,在语言系统中有不同的语言实现方式。本文尝试对人称指别在汉语中的语言实现方式作出系统描写。文章从逻辑入手区分人称指别"语言实现"...
关键词:人称指别 说话者 受话者 语言实现 
转述”的基本类型与教学要领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8年第4期8-11,共4页陈德兵 
"转述"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就"口语交际"的目标明确提出:"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二学段);"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可见,...
关键词:口语 受话者 听人 转述句 三学 对我说 交际实践 反问句 逗号 引号 
语境的扩大和改变——以《香菱学诗》和《背影》教学为例
《语文月刊》2018年第2期48-50,共3页张林 
语言的意义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语义学层次,一个是语用义层次。要充分把握具体言语交际中的意义,不仅要涉及到语义学,还要深入到语用义的研究。在语用义的研究中,语境是理解的关键因素之一。语境包括物理语境,即话语的说话者和受话者、...
关键词:语境 《背影》 香菱 言语事件 语义学 受话者 用义 交谈双方 文本理解 娟魄 
以新疆话为例看汉语脏话流行现象
《粤海风》2017年第3期87-91,共5页王文华 
脏话,是使受话者感到被羞辱的话语,虽然不受欢迎,但是有着很强大的生命力,并能随着流行而慢慢演变成一般词。这种现象自古就有,但在网络时代更普遍,传播的也更快,而且层出不穷。乍听者一开始很难接受,但听得多也就习惯,甚至有...
关键词:脏话 流行现象 汉语 新疆 语言学派 网络时代 社会发展 受话者 
汉日礼貌现象制约机制研究——以“受话者私有领域”为焦点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92-102,共11页毋育新 
本文在介绍铃木睦(1989,1997)提出的日语礼貌现象制约机制学说的基础上,考察了汉语礼貌现象的制约机制。发现日语中的礼貌现象的制约机制不适用于汉语,汉语存在独自的礼貌现象制约机制。即:1)称呼语使用存在限制(积极礼貌中,非亲族称呼...
关键词:制约机制 礼貌 受话者 私有领域 
电影《廊桥遗梦》中对话的话语分析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7X期107-108,共2页李学勤 
一、引言电影《廊桥遗梦》的情节非常简单,人物也比较精简,主要讲述已婚妇女弗朗西斯卡偶然与摄影师兼作家的罗伯特邂逅且两人互相爱上对方的故事,他们仅仅相处了四天后便从此长期分离直至死亡,期间两人从未停止过对对方的思念。电影着...
关键词:《廊桥遗梦》 话语分析 言语行为 会话结构 话语结构 言内行为 发话者 语篇结构 慷慨准则 受话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