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获得

作品数:179被引量:42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吕明臣宋正国邓慧兰李行德李宇明更多>>
相关机构: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普通话儿童DeP递归获得研究
《外语导刊》2024年第4期11-20,158,共11页毛眺源 常香玉 杜盛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生物语言学视阈下语用能力整合模型多维建构与实验研究”(21FYYB011);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费曼学习法的读书会活动培养语言学专业研究生之理论与实践研究”(JGY2023007);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一般项目“功能词项形态句法的显隐性在递归语言机制获得中的作用”(2024JX061)。
虽然学界日益重视儿童怎样获得递归语言能力,但对递归能力发展路径意见不一,体现在是否分阶段发展以及怎样分阶段。论文在最简方案生物语言学范式下参考制图理论重新分析DeP结构,并通过“指向任务”考察了84名3—6岁汉语普通话儿童理解2...
关键词:语言获得 制图理论 DeP递归 儿童语言 生物语言学 
儿童咿呀学语期音系发展:争议与反思
《中国语音学报》2024年第1期66-77,共12页钱有用 尹玉霞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人文社科)项目“汉语重叠音系”(项目编号:2020SK031)的阶段性成果
咿呀学语阶段是音系发展的关键过渡期,儿童由此逐渐对目标语言的音系产生敏感性,感知和产出表现出明显的母语偏向。通过观察咿呀学语,可以了解儿童如何由前语言阶段过渡到首词阶段。这对于解答语言获得领域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也可...
关键词:语言获得 咿呀学语 音系 感知 产出 
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句法及语义界定标准被引量:8
《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4期475-502,共28页鲁雅乔 李行德 
本文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探讨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界定标准。以往的研究讨论了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结构差异及其衍生机制(Huang 1987;Zhou 1990;Yu 1995;Zeng 2007),但无法完全解释两类动词的分布规律。同时,非宾格现象是否具备...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终结点界性 致使类型 语言获得可学性问题 
《儿童语言:获得与发展》(第二版)述评被引量: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24-135,共12页王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计划“心理语言学--语言的获得与发展”特殊学科的资助。
《儿童语言:获得与发展》(第二版)系统地介绍了儿童语言研究领域的先天获得观和后天获得观,内容涉及两种语言获得观各自的理论和方法。该书首先介绍了儿童语言获得研究在语音、词汇、形态、句法等不同领域内的具体论题,然后系统梳理了...
关键词:儿童语言 语言获得 语言发展 先天与后天 天赋论 基于使用的方法 
诗以独特语言获得表现力
《诗刊》2020年第14期25-25,共1页魏维伟 
诗歌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以及祭祀颂词。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
关键词:现代诗人 何其芳 文学评论家 劳动号子 直接抒情 文学样式 上古时期 独特语言 
“巧挖”的教学实践
《小学科学》2019年第4期140-140,共1页吴小燕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作为语言学习主阵地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引领学生“语言获得”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实践 语文学科 语文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教学课堂 语文阅读 语言学习 语言获得 
《狂人日记》的语言及其“颠倒”空间
《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11期87-92,86,共7页王明睿 
鲁迅的《狂人日记》历来都是研究热点,它本身的复杂性使其成为现代白话小说非常特殊的"存在"。鲁迅的白话书写发生于白话文运动早期,此时的白话文还没有一套圆熟的规范来甄别"语病",所以创作语言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鲁迅的创作语...
关键词:《狂人日记》 语言获得 白话文运动 颠倒 白话小说 “存在” 语言背景 绍兴方言 
遵循语言获得规律 助力动词积累运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被引量:5
《新教师》2018年第7期57-58,共2页王培茹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它巧妙地体现在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中。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准、用得妙,值得学生细细体味;课后习题和"字词句运用"则引...
关键词:语言能力 二年级 语文 单元 动词 上册 小学 积累 
模因论视觉下探讨儿童语言获得
《高考》2018年第17期243-243,共1页罗丽 
模因作为解释语言的产生与消亡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文化传播和模仿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模因作为文化的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语言是它的载体,语言本身都是模因,可以在字词句篇单层而表现出来[1](柴婷,2008)。习得是以使...
关键词:模因 儿童 语言获得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探索
《教育艺术》2017年第9期24-24,共1页张晶 
所谓情景教学,既是通过具体的真实化的场景或景象设计,加强语言讯息的传播力度,并使语言获得生命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有趣生动的情景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具体,趋向简单化,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得以轻松学习英语知识...
关键词: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 语言获得 情景教学 传播力度 主体性 真实化 标的 情景法 角色扮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