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因素

作品数:4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慧英孙晓然王新兰陈秀丽郭占瀛更多>>
相关机构: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现代化》《福建成人教育》《新课程(教育学术)》《求实》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中国文房四宝》2013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以德为本,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地给学生做好表率,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
关键词:身正为范 教师影响力 以德为本 教学质量 品格因素 情感因素 知识因素 教书育人 
渗透的尝试
《小学科学》2012年第10期190-190,共1页杨双 
陶行知在《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对他们品格因素的引导和渗透教育。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重视让学生快乐的学习,然而,...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 学习语言 品格因素 传授知识 情感素养 能力的培养 
论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
《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第9S期61-61,共1页杜修文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一是品格因素是班主任行为影响力的基础;二是才能因素是班主任行为影响力的关键;三是专业知识技能因素是班主任行为影响力的能源;四是感情因素是班主任行为影响力的催化剂。
关键词:行为 影响力 品德 品格因素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第1期43-43,共1页魏庆舵 
人文教育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将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人文教育旨在发展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关怀之心和慈爱之情。
关键词:人文教育 物理教学 品格因素 人文精神 教育活动 世界观 人生观 学生 
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格魅力对护生的影响被引量:2
《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6期956-957,共2页王新兰 赵玉桃 
如何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带教老师是关键。合格的带教老师应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带教老师优秀的品格可影响和感染每位护生,是激发和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一种潜在的...
关键词:临床带教老师 人格魅力 护生 护理带教质量 品格因素 感情因素 知识因素 吸引力 
试论造成郭嵩焘悲剧的个人品格因素
《沧桑》2009年第6期16-17,共2页王克科 
造成郭嵩焘仕途坎坷和骂名穷极九州这一悲剧的重要因素是他品格上与追求升官发财的士人的不同。他生性耿直,嫉恶如仇,不谙宦情,因而屡遭排挤。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和爱国之心是他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为国办事,以致招来...
关键词:郭嵩焘 悲剧 品格因素 
新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
《成才之路》2009年第34期21-21,共1页杨玲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人文”是包括文、史、哲、艺在内的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这些体...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高职 视域 教育活动 环境熏陶 品格因素 
试论在学校管理中建立校长威信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7年第11期11-12,共2页王洪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党和国家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关键词:学校管理 非权力性影响力 中小学校长 威信 领导者 主导地位 品格因素 基础教育 建立 教育为本 
浅谈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被引量:1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2Z期224-224,共1页黄慧英 
领导者的影响力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将其影响力划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笔者在此就简单地谈谈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指的是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
关键词:非权力性影响力 领导者 领导工作 能力因素 非权力因素 品格因素 情感因素 相互联系 
加强师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被引量:2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43-144,共2页孙晓然 
从师德这一教师工作的精髓出发,论述了教师应具备的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人格魅力,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师德 教师 品格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