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轻文现象

作品数:1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国祥廖建林卢勇萧群杨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咸宁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地理教育》《课程教育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重理轻文”现象的发展趋势及教育改革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3期19-19,共1页杨建国 邓敏娟 
现代的中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而"重理轻文"现象是诸多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其他教育问题都与这种文理失衡现象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教育现象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很难适应全方位的发展。本文就"重理轻文"现象形成的原因,美国文理...
关键词:重理轻文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 
基于文理分科前夕地理学情的调查分析
《地理教育》2014年第3期47-48,共2页王红 李俊峰 
一、研究背景文理分科是目前安徽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必备环节。其作用褒贬不一,为众多教育家争执焦点之一。具体操作一般在高一结束或高二开学进行,旨在让学生具备一定公民基本素养,并且对各科有相对清楚认识基础上进行选择。但笔者实...
关键词:文理分科 调查 学情 地理 普通高中教育 重理轻文现象 具体操作 基本素养 
从苹果创业史看时下的“文理之争”
《大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83-83,共1页石毓智 
重理轻文现象一直存在,但是最近走向了极端,争论趋于白热化,有两件事为证:一是柴静采访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他坚决反对女儿将来学文科,认为文科没用。二是一位实名认证的啥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太蔟”最近发文,甚至提出“文...
关键词:创业史 文理 苹果 重理轻文现象 大学教授 陆步轩 毕业生 文科 
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中重理轻文现象历史成因探析被引量:4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5-89,共5页丁国祥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独立学院大学生通识教育研究"课题(GHYB110128)阶段性成果
重理轻文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目前教育界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这种文理的失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为线索,寻找重理轻文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希望以此能给学界探寻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重理轻文 历史 探析 
高中生重理轻文现象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11期148-148,共1页李效忠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以来,由于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理多文少、理重文轻。因而这种舆论导向、在相当多的中学生和家长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文理分家,而且重理轻文,这就是重理轻文现象。
关键词:重理轻文现象 高中生 高考制度 舆论导向 中学生 文理 家长 
初中生重理轻文现象应引起注意
《新教育(吉林)》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何新香 
目前,初中学生中重理轻文现象有所抬头。以语文学习为例,有以下表现: 一、认为语文好学,平时给理科让路 有些同学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而置语文学科于不顾。这部分同学听数理化课是那样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而听语文课则...
关键词:重理轻文现象 初中生 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 数理化 初中学生 中考成绩 语文课 
谈地理知识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年第12期123-123,共1页崔文灿 
笔者对周边县市高中做了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中都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早分文理科,或者即使按规定时间分文理科,但对文科相对不够重视,造成学生重理轻文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未能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直接影响到物理学科在高考中失分,...
关键词:物理学科 地理知识 应用 重理轻文现象 国家规定 文理科 时间 学生 
遏制大学排名中“重理轻文”现象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于《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赵德国 蔡言厚 冯用军 王凌峰 
为唤醒全社会充分认识和肯定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进一步遏制和消除广泛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广大有志青年投身于我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事业,更好...
关键词: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 四大原则 文科院士 评价 指标体系 
人文与科学教育
《浙江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15-15,共1页蓝献华 
在当今中国学校,理化生是天经地义的主课,而音美地史社几乎当副课。只要稍有选择自由度,少有优秀高中毕业生选报文科专业的。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现象。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 基础教育阶段 重理轻文现象 高中毕业生 文科专业 自由度 学校 
近代中国社会“重理轻文”现象初探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05年第10期70-72,共3页廖建林 卢勇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学问观经历了由儒学区分体用的传统学问观向“文理”分科的新型学问观转变的过程。由于科学精神未能真正贯彻到新的学问观之中,随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民国时期的“重理轻文”现象。“重理轻文”现象的产生有其...
关键词:重理轻文 民国时期 社会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