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感

作品数:170被引量:26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陵周洪宇刘庆昌陈振华王配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年来国际教育史研究的热点与新趋势——基于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的分析
《教育学术月刊》2025年第1期3-12,共10页周洪宇 常顺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编号:21JZDW001);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项重点课题“以‘人文交流’提高东盟来桂留学生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编号:2022ZJY3047)。
作为全球教育史学者交流互动的平台,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ISCHE)是观察国际教育史热点与趋势的风向标。近年来,国际教育史研究热点呈现二元多样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二元”是指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史与教育社会史;“多样”是指研...
关键词:国际教育史研究 教育社会史 教育技术史 教育情感史 教育公共史 全球教育史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情感共同体构建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教育进展》2024年第12期1072-1078,共7页卢诗杰 牙彩劝 
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实践研究”(编号:2024KY1869);南宁学院2024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情感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2022MBSZ58);南宁学院党建及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培育项目“广西红色文化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高校“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深刻回应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要求。但面对传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不够健全、过程性育人机制仍有待提升、全方位育人方法仍存在短板等现实困境,高校思...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思政教育 情感共同体 情感育人 立德树人 
教育学理研究的法则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159-160,共2页
教育学理是人们运用“理论”的方式对人类教育现象展开的思想形构和话语言说。教育学理研究面向教育学自身的义理发展,注重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与哲学研究一样,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也是一项曲折而艰难的任务。这一任务期望摆脱思想和现实的...
关键词:学理研究 教育学 教育情感 话语言说 符号 思考教育 
考虑可信度偏差的在线教育情感多模态识别
《传感器与微系统》2024年第11期122-126,共5页王鑫 许晓辉 
202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L23ZD060);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21JDSZK077)。
为解决当前多模态情感识别方法中普遍忽略模态可信度偏差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模态可信度偏差的在线教育情感多模态识别方法。首先,对多模态融合识别和累积学习(CL)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将CL的思想引入到识别模型中,提出考虑模态可信度偏差...
关键词:在线教育 学习者 情感识别 多模态 可信度 
中师生教育情感的选择与坚守:价值意蕴、行为解读、经验启发
《华夏教师》2024年第25期7-9,共3页吕冰欣 康晓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22年度重大项目“追踪数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09)的研究成果。
中师生是乡村基层教育的重要组成,是扎根农村教学一线的代表,研究中师生的选择与坚守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乡村教师的行为选择解读,研究发现:稳定的待遇保障教师基本的生理需求、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保证教师职...
关键词:中师生 乡村教育 扎根乡村 马斯洛需求层次 
近代教育变革中乡村塾师的情感世界——以刘大鹏为考察中心
《教育评论》2024年第7期130-138,共9页李秀杰 周文鼎 
202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社科资政研究)“教育强国的内涵、指标和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3JD20143)的研究成果。
近代教育转型之际,处于新旧之间的乡村塾师受到一系列教育变革的冲击进而表现出诸多的复杂情感。作为见证并亲历近代教育变革的乡村塾师刘大鹏,在废止科举、兴办学堂、颁布学制等教育变革过程中,伴随着其教师职业生涯的转变产生了敬畏...
关键词:塾师 刘大鹏 近代教育变革 教育情感史 
用哲学的视角观照教育——评《教育哲学新论》
《中国教师》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李辉 
最近研读刘庆昌教授的《教育哲学新论》,使我对教育、教育者、教育学有了新的认识。刘庆昌教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对教育本质的意涵放置在哲学的视域下做整体把握,对教育者的教育情感、教育思维、专业发展做了全方位梳理,对教育学的...
关键词:教育本质 教育思维 教育学 教育情感 教育者 新的认识 整体把握 哲学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师之爱:困境与纾解被引量:1
《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第3期87-98,共12页宋以国 李长伟 
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城市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承载力精准监测与风险评估”(项目编号:EHA2304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之爱蕴含着教育得以成立的先验基础,是教师教育情感的本源,是理想师生关系的彰显。但数字技术在赋能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威胁了师爱的存在境况。这具体表现为数字化对爱之教育“他者”主体性的遮蔽,对教师教育...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教师之爱 他者 教育情感 
三维融合:动漫影像“红色记忆”的高校美育新论
《电影评介》2023年第20期69-73,共5页邓琦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基因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编号:21YB095)研究成果。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教育学中,智育者教育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育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育情感之应用。”[1]蔡元培在教育的精神属性中将“美育”突显出来,并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之主张,给予今人诸多启迪。
关键词:高校美育 教育情感 三维融合 红色记忆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教育学 德育 
一个孩子与一群孩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下半月)》2023年第10期40-41,共2页冯丹萍 
2017年6月,我怀着浓浓的不舍又一次告别了我的孩子。连续接了3年的毕业班,终于争取到校长的承诺:回到一年级,接手全新的班级!这几年,一直行走在“接班”的路上,与“特殊”的孩子编织着一幕幕的故事。虽然在这过程中,我也领略到了教育路...
关键词:教育智慧 教育情感 毕业班 中途接班 班级 一年级 校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