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译与不可译

作品数:30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路陈学广杨衍松钱志富王宏印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宁波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智库时代》《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外语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伽达默尔解释的艺术与创造性叛逆——以《东南园墅》园林文化翻译为例
《艺术科技》2024年第11期53-55,共3页李兆祺 王姗姗 
2023年度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项目“翻译批评与赏析优质课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DYKC2023149;202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中华学术外译的副文本与过程溯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CYYJ11。
目的:可译性问题是西方翻译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伽达默尔以辩证的视角提出独到的翻译观:在其诠释学理论下,翻译是一种介于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活动,译者可以通过解释的艺术与创造性叛逆将不可译性降到最低。这一策略对园林文化的翻译有...
关键词:可译与不可译 园林 文化翻译 伽达默尔 《东南园墅》 
英汉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现象及其解决策略
《海外英语》2021年第14期68-69,共2页王翔屿 陈万会 
人类的翻译有着漫长的历史,不同区域的人说不同的语言,由于交流的需要,翻译活动从未停止。如果翻译作为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必须回到原文,因此可译性就是译作的基本特征。译文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即能否找到源...
关键词:翻译 可译现象 不可译现象 解决策略 
二十四节气英译——可译与不可译被引量:2
《智库时代》2020年第15期217-218,共2页余宗生 
四川省教育厅落下闳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落下闳与二十四节气及其英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XHYJB1901)。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对于语言学习者和译者来说更是如此。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字虽短,然而其英译却并非易事。本文选取了5个二十四节气英译本,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外译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的...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可译性 不可译性 翻译研究 
论哲学概念的可译与不可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21-22,共2页王路 
众所周知,大量西方哲学著作已经被翻译为汉语,许多中国哲学经典也被译为西方语言,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哲学是可译的。但是哲学研究常常会涉及对一些概念的理解,相关讨论会涉及它们的翻译。有时候人们会认为,一些概念很难翻译,甚至无法翻...
关键词:西方语言 哲学经典 哲学著作 转换活动 哲学概念 西方哲学 不可译 谈论 
论哲学概念的可译与不可译被引量: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75-83,I0002,共10页王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17JJD720001
Being是可译的,应该译为“是”并且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它。依据系词可以识别它的两种主要用法:系词用法和非系词用法。所谓存在含义,可以是系词表达的,因而与系词用法相关,也可以是不同于系词用法表达的,因而与非系词用法相关。“是什...
关键词:可译 不可译  系词 
浅谈《红楼梦》之可译与不可译
《海外英语》2018年第13期137-138,共2页张冉 
《红楼梦》博大精深,其翻译更是包罗万象。一部《红楼梦》,作者难解,红楼难懂,人情读不透。众所周知,杨宪益,戴乃迭之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与David·Hawkes之The Story of the Stone均是当代认可度较高,流传较为广泛的译本。而对其...
关键词:红楼梦 可译性 多样性 不可译性 
浅谈中国古诗英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校园英语》2017年第26期225-226,共2页李奕 
中国古诗饱含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义,给尝试古诗英译的译者更是带来极大难度。诗歌翻译的标准不仅仅是“简单忠实”,更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展现原诗的意境、音韵以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探讨了中国古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跨文化...
关键词:跨文化 古诗英译 可译与不可译 
从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看文学翻译的创作空间被引量:2
《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246-248,共3页郭建红 朱湘军 黄田 
湖南工业大学重点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B12
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风格翻译不仅是思想内容的传递,也是语言形式的转移。本文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论述了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并由此探讨了文学翻译创作的三个空间——思想空间、理解空间和表达空间。本文认为,正是这些空间...
关键词:风格 可译性 文学翻译 创作空间 
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可译与不可译
《语文建设》2014年第05Z期68-68,共1页杜淑萍 
语际翻译毕竟是两种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如何达到不同语言之间转换的对等一直是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文学翻译来说,这一问题尤显突出。文学翻译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诗的可译与不可译上。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理解文学语...
关键词:文学语言 诗歌翻译 可译 不可译 
读金岳霖《论翻译》之可译与不可译的思考
《海外英语》2013年第21期189-190,204,共3页夏艺菲 
在翻译研究向哲学和文化转向的今日,早年间已将其合二为一探讨翻译的金岳霖却常被忽略,金老以其哲学的辩证思维对"翻译之难"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从语言使用的根源提出"译意"与"译味",时至今日,其观点仍对翻译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翻译 哲学视角 可译与不可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