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意图

作品数:16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克友尹晓霞唐伟胜马国彦周晓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学术评论》《海外英语》《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符号、主体性、实在性:论“物”的三种叙事功能被引量:54
《山东外语教学》2019年第2期76-84,共9页尹晓霞 唐伟胜 
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度一般项目“物叙事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8BWW003)阶段研究成果
当前人文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物转向”或“非人转向”,即将研究视角投向以往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物”成分,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风景、地方等。对文学叙事而言,“物”可能承担以下三种叙事功能:(1)作为文化符号,映...
关键词:物转向 文化的物 生命的物 本体的物 修辞意图 
英汉翻译话题连贯的修辞实现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7年第6期143-148,共6页黄锦鸿 
话题是语篇语义成分和作者修辞意图的集中体现,话题统一和连贯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重要因素,因而实现语篇话题连贯很重要。本文以某高校102名英专学生的英译汉作品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话题连贯视角探究:1.译者如何建立...
关键词:修辞意图 话题连贯 系统功能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英汉翻译 
“就/才”进程-评价构式的认知修辞分析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2014年第3期35-40,共6页何瑾 
本文在观察分析现代汉语实际语料的基础上,将"就"、"才"所在的整个"时间词+‘就/才’+X(+‘了’)"结构作为构式,具体分析其构式义、构式类型及其与时间一维性之间的关系,并对该构式的主观性、修辞意图等进行阐释。
关键词:就/才 进程-评价构式 主观性 修辞意图 
试论网络公共事件中表达主体的修辞意图被引量:8
《学术研究》2013年第7期46-51,159,共6页李红 董天策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符号、语境、传播及意义的生成--网络舆论的符号学分析”(11YJC86002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XW025);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1ZGXM8600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引导与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修辞虽然属于符号形式层面,但是它深刻影响到意义的表达。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修辞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修辞,而非文艺修辞,因而其表达主体始终推动着修辞行为的展开,并根据各自的不同意图选择修辞策略,进行符号建构。当事人的修辞意图是利益...
关键词:网络公共事件 表达主体 修辞意图 对话 合法性 
二语对比修辞教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0期141-143,共3页钟越飞 
对比修辞学主要是从一种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的多维视角来研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本民族语言教学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本文简要评述对比修辞学理论和女性主义修辞原理,讨论语言、文化和修辞三者的相互关系,从女性主义理论视...
关键词:对比修辞 女性主义 修辞意图 修辞选择 二语教学 
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教学艺术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169-170,共2页郭小芳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课题(JB11027S)
打造精彩高效的课堂需要借助于西方修辞来发挥语言的象征力量。教师应当具有修辞意识,学会根据不同的修辞意图,营造特定的修辞形势,充分挖掘潜在的各种权威资源,构筑有说服力的话语,对特定的修辞受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之以威,以势服...
关键词:语言教学艺术 修辞意图 修辞资源 修辞形势 修辞受众 
新“被+X”结构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意图被引量:1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53-61,共9页池昌海 周晓君 
自2008年以来产生的新"被"字结构属性独特,可被看作借助传统"被"字句形式传达特殊信息内容与主观评价的修辞或语用现象:其中的X主要由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充当,也可由及物动词甚至带"处置"义的及物动词充当,但被动行为或状态却并...
关键词:新“被”字结构 构式 修辞策略 修辞意图 
标记主位的特殊意图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16-118,共3页杜娟 
标记主位结构往往承载了无标记主位结构所没有的额外意义,是有意为之的行为,有着诸多的特殊意图。因此,标记主位结构具有比无标记主位结构更多的文学价值。翻译时应该仔细分析其作用和价值,在遵循译入语习惯的前提下尽量在译入语中再现。
关键词:标记主位 诗学意图 修辞意图 语用意图 翻译 
感观类话语标记语初探——以“你+感观动词”(看、听、说、讲、想、知道、认为等)为例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4期58-59,共2页杨一飞 
"你+感观动词"格式的话语标记语在语言中并不少见、这类格式在去范畴化的过程中已经语法化为一个语用标记。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这类格式也是一个修辞标记,具有特殊的修辞意图,即试图在语篇中建立起一个表"事实-确证"的立体交互模式。
关键词:感观动词 话语标记语 修辞构式 修辞意图 
话语标记与口头禅——以“然后”和“但是”为例被引量:38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69-76,共8页马国彦 
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BYY001)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以"然后"和"但是"为例,运用修辞学方法研究话语标记与口头禅的关系。分析显示:口头禅是话语标记的虚化实现状态,是在修辞意图驱动下,由于认知心理机制和语言机制的协同作用,话语标记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口头禅在形式、语义和功能等方...
关键词:修辞意图 虚化 话语标记 口头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