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数学

作品数:403被引量:1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晓路刘风仙杨利刚王钦敏张维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数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讲好数学故事,开启问题解决之门——“可爱的企鹅”教学思考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5年第3期13-15,共3页石秀荣 侯乐霞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2年度一般课题“小幼衔接的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研究”(编号:CDDB22340)的成果。
一、课前思考“可爱的企鹅”是北师大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以内数加与减”的教学内容,与上一版教材相比,此次的修订指向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知道了什么”“能解决吗...
关键词:解决问题 数学故事 回顾反思 新教材 教学思考 探索交流 教学内容 感受数学 
以智趣相融 品数学之美 育核心素养——“比大小”教学思考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王宏伟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加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略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小学生喜欢数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数学之美 教学思考 感受数学 认知特征 传统的课堂 喜欢数学 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操作背后看见思考的力量——以数学魔术活动谈好奇心如何化为思考力被引量:1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2年第3期9-13,共5页吴如皓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启动思考,通过动手操作把好奇心化为思考力呢?这可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好的情境、好的提问、好的作业,有时候创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在直觉中感受数学的意义我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小兔比长短”的数学魔术...
关键词:思考力 小兔 动手操作 数学魔术 情境 弯尺 好奇心 感受数学 
数学作业“倍”好玩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2年第2期25-26,共2页晁艳玲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小学中年级数学多元化家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编号:[2019]-JKGHYB-1427)的研究成果。
"印度的国际象棋传说"是一个与"倍"有关的数学故事,故事中麦粒数的变化在刚开始时是缓慢增长,后来是爆炸式增长,所体现的"倍增效应"让人震撼。故事展现的数学智慧、数学规律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让抽象的"倍"变得好玩、有趣。...
关键词:数学故事 数学规律 缓慢增长 国际象棋 倍增效应 数学作业 数学智慧 感受数学 
通过目录教学,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1年第1期37-39,共3页欧建 胡开勇 刘方东 
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深度理解的整合教学研究”(川教函[2015]31号)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指出:“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注重突出核心内容,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这个整体性在教科书目录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目录除了是读者检...
关键词:感受数学 目录教学 逻辑关系 教材编写 义务教育 结构布局 学期初 教科书 
情智数学课堂:以情促智,滋养理性——以“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为例被引量:1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第10期60-63,共4页谢玉娓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小学‘情智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636)的研究成果。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感受数学之妙、领略数学之奇,滋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一课为...
关键词:儿童经验 数学之美 直接经验 倍的认识 情智 数学课堂 杜威 感受数学 
整合课程资源,让学习无边界——“冥王星被开除的秘密”教学与思考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第7期132-135,共4页钱守旺 赵爽 
学习内容:根据天文学有关知识,开发的四年级学生数学思维拓展课。学习目标:1.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方法探究冥王星被"开除"的秘密,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大数的认识。2.在整体观察、大胆猜想、推理验证、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
关键词:整体观察 探究过程 学生数学思维 大胆猜想 拓展课 学好数学 四则运算 感受数学 
站在运动的视角看图形,感受数学的神奇与美丽——以“运动的圆”为例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年第11期32-34,共3页刘克臣 
谈话引发的调研 上四年级的儿子放学归来,他刚刚学完四边形的认识。我随意问:"四根小棒,分别长10厘米、10厘米、8厘米、8厘米,可以围成几个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儿子脱口而出:"1个长方形!哦,不对!2个,还有平行四边形!""到底几个...
关键词:圆心距 笛卡儿 问题意识 四根 一封信 圆角 这个世界 我在 克里斯汀 篮球比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