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作品数:300被引量:3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华军余映潮孙绍振吴敏苏丽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用复杂问题驱动思辨性阅读——以《马说》为例
《语文建设》2024年第17期19-23,共5页王佳佳 郭元祥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语文课程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厘清思辨性阅读内涵,把握思辨性阅读特点,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文《马说》,分析语文课程中“思辨性阅读”的...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 理性思维 文本意义 复杂问题 《马说》 
苏洵《六国论》和作为古典散文文体的“论”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孙绍振 
刘勰《文心雕龙》虽将“论”“说”放在同篇,但强调“论”和“说”的不同。首先,“说”以“喻巧理至”,其特点乃是一点相通,不及其余;不全面;比喻椎理性质乃是间接的,非直接的;而“论”则是直接的系统的,正反开合。其次,"论"之内容为经...
关键词:散文文体 韩愈之 经国大业 刘基 刘勰《文心雕龙》 《六国论》 《马说》 小品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以《马说》为例
《语文建设》2018年第11Z期18-19,36,共3页张艳丽 
《马说》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愈的文章,作者在文中采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通篇以马为描写对象,实则是影射现实生活中人才被淹没的现象。本文以《马说》为例,旨在探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马说》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教学有效性 写作手法 托物寓意 描写对象 现实生活 
基于文言文细读的教学设计——以《马说》为例
《语文建设》2018年第7Z期20-23,共4页刘春红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6YJ090002)
细读文本对理解课文的内涵非常有帮助。教师在细读《马说》一文后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是依照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要求来进行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细读,深入挖掘其内涵,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点明其中的寓意和内涵...
关键词:《马说》 教学设计 文言文 细读 引导学生 教学过程 学习素养 自主探究 
《马说》教学心得一则
《语文建设》2005年第1期41-41,共1页卢长根 
关键词:《马说》 语文 教学方法 课程理念 初中 
鸣,是谁发出的
《语文建设》2002年第12期33-33,共1页高明 
关键词:《马说》 初中 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苏武传》与《马说》中的二则注释
《语文建设》2002年第7期21-22,共2页徐莉莉 
关键词:注释 文言文阅读 商榷 教材 增加 要求 课文 《马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