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作品数:2145被引量:52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开镜张心科范子烨胡牧邓福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花与一脉:《桃花源记》双重主题发覆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2期49-52,共4页徐秀兵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寓了双重主题。一是以细笔繁词描绘了一个风淳俗美的桃源世界。桃源世界既代表着作者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图景,也是老庄哲学理想境界“道”的隐喻。二是以极其缜密精确的思维揭示了抵达理想境界所需要的心灵基础...
关键词:  主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在悬而未决的途中——重读《桃花源记》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韩再彬 李杰 
《桃花源记》表征了个体在通向悬而未决的途中的人生进路和抉择。“渔人”自然进入桃花源和“问津者”有意识地折返桃花源的过程,分别表征着两种身份的两种选择,也喻示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进路。“太守”“不复得路”和“刘子骥”“寻病终...
关键词:生命状态 人性幽暗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6期61-63,共3页范冠男 
【教学目标】1.了解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独创性:融入抒情。2.欣赏柳宗元的造境艺术:景与情的互动与交融。(重点)3.感受柳宗元的心境与人格:痛苦与凄凉,悲怆与高贵。(难点)【教学过程】一、诵读观大略,拆字看风景(由《桃花源记》的文体导入...
关键词:山水游记 柳宗元 《桃花源记》 景与情 造境艺术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且说作为小说的《桃花源记》——“武陵人”形象与意义探究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5期55-57,共3页黄志福 
作为小说的《桃花源记》,“武陵人”形象丰满,意蕴深刻.从“武陵人”形象塑造上,更可以读出《桃花源记》的生动与深刻.探究“武陵人”形象的意义在于: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暗示了陶渊明避世隐居的主要原因,留下了对人性沉浮的...
关键词:《桃花源记》 “武陵人” 形象与意义 探究 
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思维的关键在问——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被引量:4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1期19-22,共4页王旭彤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清晰、全面、深度的思考。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从文字符号的感知、深层信息的理解、文化意义的体悟、语言形式的辨识等方面提问,帮助学生厘清思考过程,建立解读模型,提升思考力和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 学生思维 提问 
一个朴素而有效的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2期60-60,共1页卢军良 
刘勇老师将《诫子书》的教学设计命名为《亲近文字读文言》。我喜欢“亲近文字”这一个主题。真正亲近过,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因为岁月之尘而淡去,而如酒曲一般会在经久的酝酿中越加醇厚芬芳。年少时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
关键词: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 《诫子书》 朴素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亲近 文字 
挑战“概念化” 领会真思想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9期24-30,共7页王漫 
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章主旨、作者情感、语言特点的认知,往往流于“概念化”。此种积弊甚深,亟须大力矫正!梁杰老师的《桃花源记》一课,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富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 概念化 教学需要 滴灌 领会 《桃花源记》 文章主旨 作者情感 
虚以实行 文家妙境——谈《桃花源记》的创作技巧
《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楚爱华 张明琪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通过作文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HB120495)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有不少作品被选入语文教材,如《饮酒》《归同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这些作品篇篇经典、字字珠玑,让人读后含英咀华、回味无穷。有意思的是,与陶渊明其他作品相比,《桃花源...
关键词:《桃花源记》 创作技巧 《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 语文教材 《饮酒》 陶渊明 作品 
借力联想 让课堂灵动飞扬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3期31-33,共3页吕凤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的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谐。学生不再单纯地盲从附和,而是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挑战。课堂上,学生一旦出现随机冒出的思想火花,教师应因势利导,以成就课堂预料之外的精彩。教学《游...
关键词:游山西村 教学片段 现代文 平桥村 文章主旨 《社戏》 《桃花源记》 启发诱导 怡然自乐 生活画卷 
《桃花源记》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被引量:3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9期54-58,共5页兰石洪 
一、《桃花源记》创作时间 关于创作时间.有学者认为此文系陶渊明太元年间所作。如近人梁启超、古直据“晋太元中”作此推断。其实文中“后遂无问津者”表明此文为追述之笔,二人推断未免武断。
关键词:《桃花源记》 教学建议 综述 创作时间 陶渊明 梁启超 推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