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英译本

作品数:57被引量:9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巍范小燕周灵龙沛姗董晖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炫动漫》《海外文摘》《北方文学(中)》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语境意义探析
《现代英语》2024年第12期109-111,共3页谢志婷 
《浮生六记》乃清朝沈复之佳作,其以夫妇生活作为主轴,言辞质朴纯真,描绘出了一幅蕴含生活气息的美妙图景。文学翻译需完整再现原作审美内涵,使译作在译语环境中保持生命力。文章基于刘宓庆翻译意义理论中的语境意义视角,从五个方面分...
关键词:《浮生六记》 文学翻译 语境意义 
目的论视角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成语翻译研究
《现代英语》2024年第9期118-120,共3页郭译丹 王艳辉 
成语是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其结构紧密、意思精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因此,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著的自传体散文,文学价值较高,文中使用了大量成语,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目的论 林语堂 《浮生六记》英译本 成语翻译 
语用充实视域下的《浮生六记》英译本对比研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姚思佳 
语用充实理论兴起于20世纪末,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由于语用充实可以解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很多典籍英译都采用语用充实的分析视角。在此背景下,文章将探讨语用充实视域下的《浮生六记》英译研究。研究表明,不同译者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实...
关键词:语用充实 《浮生六记》 英译对比 
概念转喻视域下《浮生六记》英译研究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78-81,94,共5页兰满露 
结合概念转喻理论,研究中外译者的《浮生六记》英译差异,可以为概念转喻翻译的认知手段和影响因素提供解释性理据。研究表明:中外译者在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行为转喻、容器转喻和地点转喻等多个...
关键词:概念转喻 《浮生六记》英译本 翻译差异 影响因素 
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3年第2期105-116,共12页殷鸯 陈科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民间故事英译数字人文平台建设”(项目编号:19BYY102);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绍兴文体旅公共外语标识英文译写的生态翻译学研究”(项目编号:145186)的阶段性成果。
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杰出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其翻译思想别具特色,为中国翻译学界留下了诸多有待深挖的话题。生态翻译学从整体关系论视角出发,可以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英译本的解析,对...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思想 生态翻译学 《浮生六记》 
浅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应用被引量:2
《现代英语》2023年第12期106-109,共4页何超彤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典籍的外译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面貌。文章选取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字词、句式...
关键词:《浮生六记》 归化 异化 典籍翻译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6期2337-2342,共6页杨金金 周小青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著名翻译家林语堂先生在《浮生六记》一书中就采用了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来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林语堂先生通过翻译这些汉语文...
关键词:《浮生六记》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得失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3年第8期8-10,共3页赵玉蓉 
汉英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差异性较大,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文化因素翻译往往成为译者着力的关键点,它凸显了汉译英过程中译者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中国典籍外译的难题之一。《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中存在大量文化...
关键词:林语堂 《浮生六记》 文化因素翻译 
从译介学角度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炫动漫》2022年第23期73-75,共3页张丹 
谢天振教授从比较文学角度向译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翻译视角——译介学,其中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林译本《浮生六记》[1]以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中国文学界经典译作之代表,林语堂的翻译策略在本书翻译中展现...
关键词:《浮生六记》 译介学 创造性叛逆 林语堂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浮生六记》英译本研究被引量:3
《今古文创》2022年第47期43-45,共3页梁英杰 
《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所著,是以文言文写成的自传体散文集,以作者和妻子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林语堂先生曾翻译了这本古书,并将其译文发表在英国的杂志上,本文对其译文进行了分析,借助卡特福德的翻译转化...
关键词:卡特福德 翻译转换理论 《浮生六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