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气

作品数:105被引量:896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海波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江用文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生境白牡丹茶叶香气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23期4774-4793,I0026-I0031,共26页罗钦 毛方华 陈谢勇 陈静 黄彪 叶乃兴 郑德勇 韦航 姚清华 
福建省科技计划-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22004);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2021011-1);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20)。
【目的】基于香气特征探究小区域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技术,为茶叶原产地溯源及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产自政和县、松溪县和福安市的白牡丹茶叶香气组成及含量,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
关键词:不同产地 白牡丹 白茶 香气 逐步判别分析 
过氧化氢酶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
《食品科学》2024年第22期164-172,共9页吴云迪 刘谢缘 李利君 倪辉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2L3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1765)。
本研究以乌龙茶新品类白芽奇兰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等方法,探究过氧化氢酶对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
关键词:茶叶 香气 过氧化氢酶 气相色谱-质谱 成分转化 
不同茶树品种的径山茶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被引量:3
《茶叶科学》2024年第5期747-762,共16页侯智炜 吕永铭 马宽 张汇源 顾哲 张然 李乐 金俞谷 苏祝成 陈红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02608);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2022FR025);径山茶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TRIKJ2023070);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2021-TRI);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为深入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的径山茶挥发性成分差异,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BSE-GC-MS)、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HS-GC-IMS)对径山1号、径山2号、鸠坑种、迎霜和翠峰5个茶树品种的径山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首...
关键词:径山茶 茶叶香气 茶树品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昼夜温差对茶鲜叶挥发性及非挥发性品质成分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2024年第4期793-803,共11页陈林怡 郭豪 陈红梅 张哿烨 廖露露 周婉婷 张梦雪 易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77326);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Aephrs-202102)。
茶叶品质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生长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昼夜温差的变化影响茶树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进而影响茶叶品质。本研究选取福云六号茶树为研究对象,模拟设置0、5、10、15℃4个昼夜温差(DIF)处理,通过模拟DIF变化来探...
关键词:茶树 昼夜温差 茶叶香气 茶叶滋味 生理指标 
不同等级径山茶特征香气成分分析被引量:3
《茶叶科学》2024年第1期101-118,共18页张汇源 马宽 高婧 金俞谷 王玉洁 苏祝成 宁井铭 陈红平 侯智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02608);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2022FR025);径山茶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TRIKJ202307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202310341070)。
为深入探究不同等级径山茶的香气差异,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BSE-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以及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技术(GC-O)对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径山茶的挥发性物质进...
关键词:径山茶 茶叶香气 茶叶等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计 
茶叶香气保持与提升的创新策略研究
《食品安全导刊》2023年第34期148-150,共3页范惠贞 
本文分析了茶叶香气的化学成分及形成机制,探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在茶叶香气领域的应用,为提高茶叶香气的保持与改进提供新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相关改进技术的应用与理解,以推动茶叶产业朝着更高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茶叶香气 保持与改进 创新策略 
即饮茶香气品质研究进展
《中国茶叶》2023年第9期19-27,共9页李苏童 李安生 孙彬妹 郑鹏 谭新东 刘少群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扶贫专项(ZX2022071)。
近年来,即饮茶在中国饮料行业中渗透率高,发展前景广阔。即饮茶饮料作为茶叶的衍生品,其风味呈现是决定消费者接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对即饮茶特征风味呈现的机理探讨还相对较少,关于茶饮料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其制作工艺的改进层面...
关键词:即饮茶 茶叶香气 香气物质提取 香气互作 香气调控 
窨制对不同类型黑茶香气的影响被引量:2
《食品科学》2023年第18期294-304,共11页刘佳顺 安会敏 陈圆 李适 黄怡雯 陈金亨 张章汉 黄建安 刘仲华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茉莉花茶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2020NK2026);湖南千亿茶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2021NK1020);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湖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新工艺茉莉花茶一期研发项目(2019xny-js123)。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定性定量茶样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茉莉黑茶特征挥发性成分,探究其对茶叶香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窨制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黑茶原有的香气特征...
关键词:茉莉黑茶 特征挥发性成分 茶叶香气 花茶品质 
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叶香气判别与品质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23年第11期325-335,共11页李爽 万人源 王从连 管素琼 严钰萧 韩璐阳 吕才有 杨广容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31660225)。
为探究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叶主要生化成分及其香气特性的差异,本文采用电子鼻香气检测技术、茶叶生化成分测定和感官审评对广东潮州地区所产8种香型、17个凤凰单丛茶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种香型凤凰单丛茶汤法与叶底法的响应值明...
关键词:电子鼻 凤凰单丛 香气 品质特征 感官审评 
苦丁茶提取氨基酸及营养价值研究进展被引量:1
《内江科技》2023年第5期113-114,共2页孙有爱 陈文 王湘君 陈运月 周清杰 彭俊东 
2019年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2019RC245);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1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资助
现阶段研究表明,苦丁茶中的氨基酸含量:嫩茎大于老茎、鲜叶大于老叶,氨基酸在嫩茎中的含量最高、在老茎中的含量最低。氨基酸对苦丁茶营养价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提高茶叶香气、增进茶滋味和改进茶色泽。氨基酸与苦丁茶的本质有着非...
关键词:矿质元素 苦丁茶 维生素类 促进作用 氨基酸类 茶叶香气 营养价值 药理功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