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

作品数:16988被引量:17682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任东升文军黄勤聚宝张白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变异学视角下《格萨尔王》葛浩文英译本研究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5期38-39,共2页李泽芳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性科研项目(《<格萨尔王>葛浩文英译本研究》CX2019SP180)。
传统的翻译研究聚焦于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多从等效理论分析译文,对翻译的价值评判多放在是否忠实,是否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内涵,风格等。但由于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符号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翻译过程还涉及到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格萨尔王》 变异学 文化异质性 译者主体性 
“意义”视角下《红楼梦》第十七回英译本的批评赏析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5期82-83,共2页王佳佳 
Leech(1974)从译文语义的分析角度将译文意义上的划分划归为三类,即语义概念意义、联想意义、主位意义,从而为译者评析翻译原文及理解译文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本文作者试图充分运用此赏析理论分析《红楼梦》两个经典译文,解读两个...
关键词:批评赏析 对比分析 意义 
从操纵论看《茶馆》翻译——以英若诚和霍华译本为例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4期144-145,共2页黄明娟 
本文以翻译操纵论为基础,以英若诚、霍华翻译的《茶馆》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意识形态、诗学观、赞助人三个因素影响下翻译的对比与研究,经过探讨二者都有存在的合理之处,延伸至整个文学翻译来说亦是如此,丰富译作翻译版本,帮助文...
关键词:翻译操纵论 《茶馆》 文学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太阳照常升起》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5期128-129,共2页王闻 
在美国文学史上,厄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成名作。该作表现了海明威对女性地位和身份的关注,体现了他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照下,该作的两个中译本在翻译理...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 《太阳照常升起》 女性意识 
三维转换视角下古诗《相思》英译本对比研究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2期94-96,共3页颜悦 
本文以古诗《相思》三个英译本为例,运用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理论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并验证"三维转换"对古典诗歌的翻译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运用"三维转换"...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相思》英译本 
生态翻译理论下的中国古诗英译——以《春怨》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98-98,100,共2页张艳芳 
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研究在翻译界蔚然成风。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应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多维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这无疑为翻译界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本文以生态翻译理论为基础,评析《春怨》三个译本,寻求"整合适应选择度"最...
关键词:生态翻译理论 适应选择 《春怨》译本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评《海底两万里》两个汉译本的翻译特点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140-140,共1页刘璇 
《海底两万里》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从归化与异化角度对两个汉译本中的专有名词和典型句子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两者的不同翻译特点,并研究译者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海底两万里 归化 异化 翻译策略 
从许渊冲《别丢掉》英译本看文学译介中的创造性叛逆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53-53,共1页张红佳 王淼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ZWD436).
"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理论的核心。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翻译的林徽因的诗作《别丢掉》的英译本为例,从韵律、选词、句式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创造性叛逆"在中文诗歌英译方面的应用以及其在文学作品海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别丢掉》 诗歌英译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再别康桥》英译本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46-46,共1页韩晓晓 
《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的代表作,这首诗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语言轻盈有柔和,以离别康桥为基调,把对康桥的恋恋不舍的感情表现得真挚、隽永。《再别康桥》也被译为不同语言和版本,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基于乔...
关键词:《再别康桥》 译者主体性 翻译四步骤 
接受美学视角下书信体散文翻译研究:De Profundis两个中译本比较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9期127-129,共3页骆丽霞 
本文立足于接受美学角度下译者审美活动的探究,通过对王尔德De Profundis《自深深处》两个中译本(朱纯深与叶蔚芳)其词汇、语句和修辞层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接受美学理论下作为特殊读者的文学译者主体,其审美活动应用于翻译实践的可行...
关键词:接受美学 审美过程 书信体散文 王尔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