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

作品数:4654被引量:7953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钧谢天振刘云虹葛文峰高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翻译(中英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翻译三态”在中国语言学现代性演进中的作用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6期68-74,F0003,共8页尚新 张彩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事件报告话语的信息结构比较研究”(编号:21BYY004);国家外国专家项目“中美主流媒体国际性突发事件报道信息结构比较研究”(编号:DL2023013005L)。
近代以来,中国语言学在“翻译”这一传播媒介的大力助推下,逐渐步入现代化进程。本文将翻译的表现形态划分为“译训、译介、译述”三态,即“翻译三态”说,“译训”指将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术语、概念或表达成分直接译入汉语语法体系;...
关键词:翻译 译训 译介 译述 中国现代语言学 
20世纪下半叶民族学著作汉译脉络考辨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6期74-80,共7页王晶 马士奎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翻译与中国民族学创立及发展关联研究”(编号:23YJC740062)。
20世纪上半叶,域外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促进了中国民族学创立并取得初步本土化发展。20世纪下半叶,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所依托的社会环境发生显著变迁,翻译活动规模与翻译选材等较之上半叶呈现明显差异。本文从翻译学和民族学...
关键词:学科翻译史 民族学著作 译介脉络 
18世纪《本草纲目》译介与中西知识迁移和杂糅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蒋辰雪 王银泉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中医汉学家翻译思想及其影响研究”(编号:20CYY004);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清耶稣会士翻译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编号:17FZS039);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研究”(编号:18ZDA322);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
本文通过比较《本草纲目》中文原本和由18世纪在华法国传教士汉学家翻译后刊载于欧洲汉学名著《中华帝国全志》的法语译文,发现《本草纲目》对欧洲知识界的吸引力在于它与欧洲博物学(natural history)知识体系的匹配性,因为其在欧洲被...
关键词:迁移 杂糅 中西知识 《本草纲目》 博物学 
“革命的海燕”在上海——20世纪上半叶高尔基红色经典的译介与出版
《上海翻译》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杨丽 王溪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编号:21&ZD258)。
20世纪初,在启蒙与救亡的旗帜下,高尔基的红色经典开启了在中国的译介与出版之旅,成为播撒红色思想与红色知识这一革命实践的典范。此后的半个世纪,以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上海杂志公司为代表的上海出版机构一马当先...
关键词:高尔基 红色经典 红色翻译 上海出版业 
严译《天演论》与近代民族话语被引量:1
《上海翻译》2023年第5期54-58,共5页廖迅乔 廖七一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近现代民族价值与翻译研究”(编号:18BYY024)。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引发了深刻的革命,重构了新的民族价值观念和信仰,为国人提供了全新的审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国人的行为规范。然而,进化论的译介与晚清民族话语的兴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联,译界尚未给...
关键词:《天演论》 译介 民族话语 危机意识 民族认同 
美国汉学家当代文学译介变迁与中国形象建构探析
《上海翻译》2023年第5期89-94,共6页陈保红 栗瑞铎 刘璐 
国家社科基金“美国汉学家当代文学译介策略变迁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编号:22BYY030)。
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维度,中国文学外译有基于文化主权的“本土自构”,亦有不同意识形态棱镜下的“异域他构”。本研究梳理美国汉学家译介当代文学的丰厚研究资料,借助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理论和语料库翻译学方法,以美国汉学家的当代...
关键词:国家形象 美国汉学家 当代文学译介 
京剧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
《上海翻译》2023年第4期67-72,F0003,共7页黄勤 王亚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人离散译者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编号:20BYY01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2020年招标项目“1919年以来的京剧英译研究”(编号:CTS202009)的部分成果。
本研究基于翔实史料,对京剧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空间维度而言,京剧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主要集中在英美两国,尤其是美国;时间维度而言,京剧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京剧主要作为文...
关键词:京剧 英语世界 译介 
译介学与翻译话语研究中心译介学新发展圆桌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举行
《上海翻译》2023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耿强 
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以及中国翻译实践的突飞猛进给翻译理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23年6月10-11日,中外学者齐聚上外语料库研究院,围绕新时期译介学的新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廖七一教授通过《社...
关键词:译介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翻译理论建设 《社会契约论》 语料库研究 翻译话语 廖七一 人工智能 
论译出行为——译介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外译被引量:8
《上海翻译》2023年第3期58-63,82,共7页何绍斌 李芳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翻译在近代英美汉学演进中的角色及其影响研究”(编号:17BYY04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化外译效果不佳有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混淆译出与译入两种行为。译介学认为译出行为完全不同于译入行为,决定翻译行为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接受方的需求状况。译介学理论对翻译社会复杂性的深刻认知和对中国问题的针对性...
关键词:文化外译 译介学 翻译需求 供给侧创新 
20世纪上半期民族学著作汉译脉络考辨被引量:3
《上海翻译》2023年第2期60-66,F0003,共8页王晶 马士奎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传统藏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21YJA740026)。
作为从西方传入的新兴学科,中国民族学诞生和发展的历程蕴含丰富的翻译史实和史料。本文从翻译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重视角,以时间为脉络,将20世纪上半期的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分为肇始(1903-1927)、繁荣(1928-1937)和调整(1938-1949)...
关键词:学科翻译史 民族学著作汉译 译介脉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