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入语

作品数:292被引量:151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士聪吴莎胡作友郑元会于丹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的译入、接受及等值性再思考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8期643-647,共5页祝加贝 
严复译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在清末中国的接受程度颇高,但其在汉语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与其源语“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the natural world”在英语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不完全等值。在汉语文化语境中它的目的是为了保种图存。...
关键词:“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译入语接受度 等值 文化语境 保种图存 严复 
受众的源文化认同与典籍英译
《宿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10期51-55,共5页顾海燕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20szsfkc1030);宿州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szxy2018zdkc64);宿州学院专业带头人项目(2019XJZY21);安徽省质量工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综合英语”(2019mooc297)。
典籍是中华文化脉络的表达载体,典籍英译是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主要途径。文章拟从心灵哲学视域出发,沿着自我知识认识论和他者认知的动态逻辑分析方向,分析了译者跨文化交际的两个核心能力以及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归因能力和对...
关键词:源文化认同 典籍英译 文化自洽 文化归因 译入语构建 
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英译策略
《上海轻工业》2023年第3期123-125,共3页李乐民 
文章以功能翻译论为基础,依据翻译活动的目的、原则,通过对文化创意产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特征进行分析;按照规范性翻译惯例和创构性翻译惯例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商标、广告语以及背景文化知识进行翻译研究,并为译者进行...
关键词:翻译惯例 译入语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语境下莫言作品日译译本考察
《文存阅刊》2023年第9期37-39,共3页张添羽 
笔者力图基于日本文化语境,分析和研究莫言作品的日译受到译入语国家文化语境怎样的规约,不同译介模式会对译者的翻译风格有何种影响。在对文化语境进行宏观上的考察时,还将对比参照日语及其他语种译本,对日译者的主体性与多样性进行宏...
关键词:文化语境 译介模式 译入语 目的语 
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现状分析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541-545,共5页张志刚 张子傲 常芳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11slwzzkt-0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002009)。
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少数民族典籍英译项目和主要刊物上相关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其主要特征和走向,把握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研究模式,评价研究总体状况,从而提高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的选题、设计...
关键词:民族典籍 原语 译入语 跨学科 
翻译距离与动态调整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11期121-127,共7页胡作友 钟莎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YY06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7YJA740070);2020年安徽省线下精品课程英语学术写作(2020kfkc403)。
翻译距离是译作与原作间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距离,是由源语、译入语、作者、译者和读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翻译距离的形成有一种张力,它随时代的变革和语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翻译距离的长短并不是随意设定和没有限...
关键词:翻译距离 动态调整 源语 译入语 作者 译者 读者 
《呼啸山庄》中文译本的词汇选择对比评析
《海外英语》2022年第18期38-39,共2页孟杰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著作的中译工作不容小觑,而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文的可接受性必然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其中词汇的选择就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词汇选用是否符合当下语境,是否和译入语文化相适应等问题值得译者深思。在...
关键词:《呼啸山庄》 译本 词汇选择 语境 译入语文化 
翻译距离与动态调整被引量:11
《中国翻译》2022年第4期5-12,190,共9页胡作友 钟莎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YY06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7YJA740070);2020年安徽省线下精品课程英语学术写作(2020kfkc403)。
翻译距离是译作与原作间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距离,是由源语、译入语、作者、译者和读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翻译距离的形成有一种张力,它随时代的变革和语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翻译距离的长短并不是随意设定和没有限...
关键词:翻译距离 动态调整 源语 译入语 作者 译者 读者 
从阐释学视角分析方言翻译--以《檀香刑》英译本为例
《英语教师》2022年第11期105-108,共4页艾静 
介绍翻译阐释理论。莫言在作品《檀香刑》中大量使用山东方言,是为一大语言特色,方言的翻译对译者而言是莫大的挑战。根据斯坦纳的翻译阐释理论,举例分析和研究莫言小说《檀香刑》英译本中译者葛浩文对山东方言的处理,探究得出译者为平...
关键词:翻译阐释理论 方言翻译 《檀香刑》 译入语 
译入语文化规范视角下《狼图腾》生态观英译的探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第15期43-46,共4页李慧敏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译入语文化规范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狼图腾》英译中蒙古族传统生态观的再现”(项目编号:2017ZWY008)。
中文小说《狼图腾》一书使用了大量篇幅讲述草原生态观,这可视为该书之焦点。纵观该书的英译,其中有很多文字被删减和改动,而草原生态观在英译本中仅略有删改,基本被完整翻译。该研究从译入语文化规范的视角研究《狼图腾》英译本呈现的...
关键词:《狼图腾》 生态观 英译 译入语文化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