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武

作品数:2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慈溪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语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追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之友》《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学语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始遇粗中遇精,终御精而遗粗——《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语文学习》2024年第9期29-34,共6页黄宏武 宓琦超 
桐城派文章写作追求“义理、考证、文章”三而备之。姚幕在《《古文辞类纂》序》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日: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
关键词:《古文辞类纂》 《赤壁赋》 桐城派 《登泰山记》 写作追求 实践及思考 
“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下普通高中“心灵养育”写作教学探索
《上海教育科研》2024年第6期85-88,共4页黄宏武 黄华伟 毛刚飞 
“心灵养育”写作教学是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在新时代写作教学上的传承与发展,纠偏“应试主义”“技法至上”的写作教学理论,突破写作教学陈陈相因、成效不彰的困局,以人格、精神、心灵涵养为重,让写作教学真正回归“以人为本...
关键词:全人生指导 心灵养育 写作教学 
单元写作任务教学如何聚焦专题教学点?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期7-8,共2页黄宏武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安排单元写作任务时将文本学习与写作学习整合,在编排上以任务群为导向,以“单元学习任务”的形式呈现。那么,单元写作任务教学如何聚焦专题教学点呢?下面以“学写文学短评”教学为例提几点建议。一、理解教材安排,...
关键词:写作任务 高中语文教材 教学点 理解教材 文体写作 学习整合 单元学习 单元阅读 
“对待”与辩证:感受道家之风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期26-28,共3页黄宏武 
【专题解释】本专题精读《〈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参读《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庄子·逍遥游》(《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老子智慧》(姚淮铭)、《庄子品读》(刘厚琴),感受《老子》《庄子》中的辩证...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 《庄子·逍遥游》 道家文化 审美创造 中华书局 老子智慧 辩证思想 
人物有情,风物有信:家乡人物(风物)访谈
《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25期47-49,共3页黄宏武 杨巧琳 
【专题解释】本专题侧重人物访谈的落实,通过访谈、记录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留住家乡记忆,落实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参与。感受家乡的底蕴,增强对身边人、事、物的思考意识,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培养家国情怀,传承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化认同 家国情怀 人物访谈 人文精神 思考意识 当代文化 风物 家乡 
见字如面——“古代书信公牍研习”专题读写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8年第10期38-42,共5页黄宏武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远古神话到先秦散文,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杂剧,从魏晋志怪小说到明清小说,犹如一朵朵奇葩,芬芳馥郁,泽被后人。
关键词:古代书信 读写 专题 研习 中华民族 文化经典 先秦散文 远古神话 
浙江省9+1高中联盟期中考试高三作文试题及佳作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黄宏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秃鹫是自然界中移动效率最高的动物,它以一种类似于滑翔机的移动方式,不用消耗能量,借助热气流,展开翅膀升腾到空中:一旦发现有残羹冷炙,它就迅速地像自由落体一样毫不费力地往...
关键词:作文试题 期中考试 浙江省 联盟 高中 佳作 高三 自由落体 
文言文教学的深度文化渗透——《项羽之死》教学实录及反思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6年第10期38-42,共5页黄宏武 
《项羽之死》的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教学不能停留在"项羽性格"和"自刎原因"的分析上,而应立足于文字,从文章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文本的特点,再联系《报任安书》和《说文解字》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上认识《项羽之死》的悲剧内涵和...
关键词:《项羽之死》 文体特征 文化渗透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后的教学策略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年第7期73-76,共4页黄宏武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以后, 接下来思考的就是怎样来完成这个教学内容.散文是艺术, 描绘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 重在怡情; 读者阅读散文, 以“悟意审美”为目的.所以完成散文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识人与对比是完成散...
关键词:散文教学 识人 对比 教学策略 
一斑知全豹 一沙见世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符号解读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2年第10期38-40,共3页黄宏武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早期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作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 符号解读 军国主义教育 绘画作品 短篇小说 环境布置 《美狄亚》 古希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