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学

作品数:37被引量:26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知识心理学研究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中小学教师培训》《河西学院学报》《重庆高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学的旨归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评《教学心理学:助力学生学习》
《大众心理学》2024年第9期47-48,共2页王映学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那么,教学的中心工作又是什么?对这一有趣的深究性的问题,王小明博士的《教学心理学:助力学生学习》一书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教学的中心工作是促进学生学习。全书内容均是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立场的。教学...
关键词:教学心理学 教学措施 促进学生学习 开展教学 学习机制 教学目标 助力 王小明 
教学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及方法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3年第2期32-42,共11页王映学 段宝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的行动研究”(16YJA880049)。
教学生态研究以场论、交互作用论以及生物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课堂教学生态及支持性生态系统为框架,以观察法、测量法及文本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关注教学情境中各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效应,是心理学、生态学等学科融合下出现的一个...
关键词:教学生态 课堂教学生态 教学情境 
学习与表现: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启示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7期53-58,共6页王映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课堂教学的情绪感染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FJKB016)的研究成果。
学习是因经验而引发的变化,“变化”强调学习的结果,“经验”则强调引发变化的过程。表现是外显的可观察的学习结果,是个体学习结果或学习过程的某种外化表达。学习借助表现来说明,但表现远不足以说明学习的全部。任何形式的表现式评价...
关键词:学习 表现 学习结果评价 结果观 过程观 表现评价 真实评价 
试论知识之功能:生态心理学的视角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4期3-8,共6页王映学 孙颖美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6YJA880049)的研究成果之一。
对知识功能的探讨,既不能离开知识学习的结果,也不能离开知识学习的过程。从学习结果看,知识获得表现为不同表征形态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知识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从学习过程看,知识获得涉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加工)和提取,知识功...
关键词:知识观 知识功能 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生态心理学 
论两种形式的外源性惩罚:内涵、后效与反思被引量:2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年第10期1-5,共5页王映学 周静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6YJA880049)
外源性惩罚既可以从过程来理解,也可以从结果来理解。从过程看,惩罚指不当行为出现后施加一个厌恶性的情境或事件,或取消一个行为者愉悦、满意的事件;从结果看,不论施加一个厌恶性事件或取消一个满意性的事件,都导致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关键词:外源性惩罚 体罚 心罚 施加型惩罚 移去型惩罚 
论认知负荷理论视野中的课程教学设计被引量:1
《河西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106-111,共6页王映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6YJA880049)
在认知负荷理论看来,工作记忆容量限制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生态化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如何降低因教学材料组织及学生活动而引发的心理负荷,将有限的认知资源用于图式的建构就成为认知负荷视野中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认知负荷 生态教学设计 图式 内源性认知负荷 外源性认知负荷 
论认知技能获得过程及其教学设计意义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9-13,共5页王映学 张大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880049)
认知技能是习得规则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阅读、思维、理解、计划、记忆与解决问题相关联。认知技能获得过程包括陈述性阶段、程序性阶段和条件化阶段,这些阶段既彼此联系构成认知技能获得的完整过程,又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陈...
关键词:认知技能 认知技能获得 问题解决 教学设计 
过程观与结果观:学习的应有之义——课堂生态的视角被引量:2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年第11期1-5,共5页王映学 张榕祥 徐朝飞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6YJA880049)
学习是因个体经验而引发的变化。要理解这一变化的实质,既要研究表现为变化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引发这些变化的过程。基于课堂生态视角的学习研究理应包含学习结果研究和过程研究,这种研究对教学目标编制、学习条件分析、外部教学事件...
关键词:学习 过程观 结果观 课堂生态 学习分类 
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重庆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65-72,共8页王映学 段宝军 张晓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的行动研究"(16YJA880049)
以148名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在秧田式课堂空间形态下,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自由选择课堂座位时,选择中前区、中区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选择左后区、右前区、右后区的人数比例,...
关键词:课堂座位选择 学业成绩 前排居中作用 课堂生态位 学业优胜区 秧田式课堂空间形态 
也谈“高分低能”:认知领域学习分类的视野被引量:7
《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0期46-51,共6页王映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的行动研究"(16YJA880049)
"高分低能"指在领域测验高得分而领域问题解决能力低下的现象。"高分低能"说存在逻辑上的诸多荒谬。出现"高分低能"的学习结果,与教师学习分类思想的缺乏、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师教学缺乏课程标准规范、课堂教学的生态化缺失以及无...
关键词:知识 能力 高分低能 认知领域 学习分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